标题: 老君洞道黑,野人谷自在︱伏牛系“道法自然” [打印本页]

作者: cooldaddy    时间: 2018-8-27 02:15
标题: 老君洞道黑,野人谷自在︱伏牛系“道法自然”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分别对应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道场。道教四大名山:齐云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
伏牛山是太上老君的道场。然而,道教四大名山没有伏牛山,令人匪夷所思。要讨论华夏文明源起,怎么也绕不开伏牛山。它在中原地位显赫,传说是太上老君坐骑化成的。
初探老君洞
闷热的下午,雷雨将至,一行六人背负着相机,擦着脸颊淌下的汗水,站在伏牛山野人谷景区的老君洞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此时天空开始打闪,伴有阵阵轰鸣。同时洞口还站着两位道士。很显然,黑漆漆的洞口有阵阵凉风,犹如开了除湿功能的空调,他们坐在洞口享受着这股清凉,舒服得要成仙了。
传说老君洞是太上老君修炼成仙的地方,民间把太上老君未成仙之前的凡人化身对应为道家创始人李耳。伏牛山曾孕育了华夏明,李耳又是河南人,曾在伏牛山炼丹、修身的传说经得起推敲,试想一下,这位仙人形象不是骑着一头牛么?那头牛即是莽莽伏牛山啊。
魏晋南北朝期间,佛道盛行,伏牛山矗立在京洛之间,为那些想在精神境界不断进取的修行人提供了绝佳避世之所。八百里伏牛山围绕着道教文化,将最有灵气的山峰命名为“老君山”,最玄幻的暗穴称为“老君洞”。
老君洞不大,也不深,几个简捷的彩灯装饰,仍然会营造出幽冥的气氛。问道人顺着岩壁的脉络运用色彩绘制出龙的图形,龙首龙尾藏在云中,伴随着洞外密集的雨点声,似乎马上要从天井落下来飞走。
老君洞旁边还有一个的坐骑的府邸——青牛洞,兴冲冲地钻进去后突然停电了,洞内伸手不见五指,导游不能首尾相顾,只能靠着手机光硬着头皮往前走。讲真,这样的氛围更有探洞的惊悚,那种脖颈凉飕飕顺着脊椎骨直接传递到脚心,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冰爽野人谷
野人谷的“野”体现在人迹罕至的野性。在这里舍不得大声喧哗,怕惊扰了林子里沉睡的野人。野人谷弥漫着奔放的气息,下身裹着兽皮,挥舞着竹棍,在小桥流水间沐浴、游荡似乎更应景。
即便是艳阳高照的大白天,也驱不散野人谷的冰凉。阳光无法穿透这片密林的缘故,照相的时候不得不调高三档曝光。绿和灰两种颜色交叉重叠,映在红衣模特的脸上,泛出异样光彩。好吧,今天我们都是野人谷里的精灵。
登上最高处的栈道,蹲坐在石阶上,吹上凉风,不想再往前走了。脚底下悬挂着瀑布,冲击在水潭里,发出“噗哒噗哒”的声。螟蛉和怪鸟的悲鸣也融入其中,控制着节拍。山谷效应放大了音量,如同环形封闭剧场上演不插电演奏。
昨天带我们闯洞的导游和她的同伴着盛装忽然出现在了龙潭边上。她摘掉眼镜之后变身古典美女惊艳了全场观众。芙蓉如面柳如眉,回眸一笑百媚生,三人挥舞起宽松的长袖,迎着空气中的水珠,恍若一帘幽梦……
瀑与潭
野人谷处在“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域,自古以来就有野人活动的传说和记载。瀑和潭在山谷最具神韵,构成主题。飞瀑在山体平坦处汇集成潭,潭满则泻,泻又成瀑,瀑与潭亲亲相连丝丝入扣。它们的姿态或轻盈飘逸,或狂放奔腾,轻若细沙,急若虎啸。
潭则多为石潭,经过亿万年的流水冲击,有的像水缸深不见低,有的像巨大的玉盘清澈空灵,长年累月,水在石头上留下的波纹清晰可辨。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能激活游人G点,即是灵潭。我们离开的时候,又一波青年赶了上来,她们站在瀑布之下,止不住地惊呼、大跳民族舞,然后自编自导了时下最流行性的性感抖音……
好吧,最后一段我们再来说一下太上老君的化身——老子。
老子是春秋时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河南鹿邑人氏,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道德经》,其思想的核心精华是以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教和后来在魏晋南北朝发展到顶峰的道教完全是两码事。老子“道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儒家、法家、庄子、墨子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其中一支。当代,有的企业还把老子的《道德经》和雷锋的奉献精神同等看待,来包装自己的企业文化。至于为何为被后来兴起的道教尊为“太上老君”?至今仍然说不清。






欢迎光临 (http://162.241.138.223/)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