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洛阳,上千年的烦恼何处来?(四) [打印本页]

作者: cooldaddy    时间: 2018-8-29 02:31
标题: 洛阳,上千年的烦恼何处来?(四)
除了埋在地下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文化遗存也不少。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周王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等,厚重的文化积淀,充斥着不知多少代洛阳人的生活,所以说,在精神财富方面,洛阳人祖上是大富过的,积累到现在,更“不差钱”,他们不可能不知足,不自豪。
▲人们在白马寺烧香祈福。供图/图虫创意
▲龙门石窟夜景。供图/视觉中国
人们常开玩笑说,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个个儿都是政治家,而到过洛阳的游客或许会觉得,每个洛阳人都是半个中国史专家,尤其当你游览名胜古迹时,总会遇到几位侃侃而谈者,他们操着洛阳方言,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洛阳的悠久历史是洛阳人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的尊严与自信的源头,外地人对古都历史的夸赞,永远是洛阳人最愿听到的恭维。沐浴在往昔的荣光里,洛阳人对自己的城市有高度的认同感,也对现状易于满足。
▲古今双塔,遥然而立。摄影/王煜文
因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汉、唐时的洛阳堪称国际化大都市,这时的洛阳人是十分开放与时尚的。但随着中原的衰败,在鸦片战争之后,因深居内陆,与近海的城市相比,洛阳人愈发保守。老帝都人天生的自满甚至自负,又让他们过于迷恋往日的辉煌,困在传统的囹圄中,甚至保守得有些自傲。
▲西工区夜色。摄影/张孟尧
『 低调与醇厚,全在洛阳的一碗汤里 』
▲老城十字街,是洛阳美食的汇聚之地。摄影/王琰琰
保守的另一面,就是洛阳人的知足常乐。
这份愉悦,不仅源于对显赫历史的骄傲,还源于与4000年建城史相伴相生的饮食文化。
吃,可以让人得到最直接与最简单的满足。拜漫长的建城史所赐,洛阳的市民文化基础深厚,大量生活习俗沿袭千年,已根深蒂固,洛阳的美食,最为贴近洛阳人的口味,也最能反映出洛阳人的性格。
洛阳人一天的营生,往往是从早晨的一碗汤开始的。
▲晨起喝汤。供图/汇图网
洛阳人晨起喝汤,喜欢呼朋引伴,共赴汤馆,一顿简短的早餐,却可以吃出贵族燕宴的仪式感。在汤文化中,24道汤菜的水席是洛阳城独有的正宗汤宴,洛阳水席的头道菜“牡丹燕菜”,传说还是由武则天命名。
▲牡丹燕菜。摄影/王煜文
洛阳的汤最有地方特色,但是,不同于西安羊肉泡馍、淮南羊肉汤、山西羊杂割等名满华夏的汤类小吃,它们因为秦商、徽商、晋商走遍天下而随之扬名。洛阳的汤太过低调,像极了默默无闻的洛阳人,善于接纳和包容,但却不善输出和推广。
▲山陕会馆,见证了晋商与秦商的“秦晋之好”。摄影/王琰琰
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虽算不上珍馐佳肴,但洛阳的汤沿袭于上古的贵族美食,千年沧桑在这锅汤里浮沉翻滚:洛邑的宗庙里,祭祖用的巨鼎森然阵列,鼎里总是盛满牲畜与汤羹,一阵阵汤香生生不息,在祖先牌位前飘然不散。
▲不翻汤。供图/图虫创意
每逢佳节,宫廷宴席总是钟鸣鼎食,殿前的十几口大鼎没日没夜地咕嘟着肉羹,食官指挥奴隶不停地向鼎里添水、掷肉,贵族们就着悠扬的编钟乐曲大快朵颐,整个王城都环绕在悠长的旋律和浓浓的肉香中。魏晋时,结合了洛阳地区汤饼的做法,以及西域传入的胡椒等各种香料,洛阳汤已成大众食品。
如今,洛阳市区内的各类汤店少说也有一千家。一锅让老洛阳人满意的汤,做法是极为讲究的,香醇的浓汤与各式饼类相配,既饱腹又可提供大量营养。
▲牛肉汤,饼,配上一口洛阳本土的海碧汽水。摄影/王煜文
除了汤,如马蹄街馄饨、洛阳米线、浆面条、炒扁剁、炸咸食、新安县烫面角等传统小吃名目繁多,均源于沿袭已久的市民风俗。与那些深藏地下而默默无闻的古墓相比,这些独一无二的美食,才是常人最容易接触和接受的城市名片,但因为洛阳人的保守、自傲、低调,这张名片始终递不出手。
▲新安县烫面角。摄影/王煜文
▲牡丹银丝酥。摄影/张孟尧
▲在洛阳人心中,“浆饭热三遍,给肉都不换”。想做一碗地道的浆面条,得用上乘的酸浆,制作酸浆的方法一代代传下来,已有千年历史。在老城的街巷里,藏着不少浆坊,离老远就能闻到阵阵酸香,有些浆坊已存在半个多世纪,成为几代人的记忆。供图/图虫创意
▲牡丹水馒头,是洛阳人对日本水信玄饼的本土化尝试。摄影/阿帕奇
『 洛阳人的归去来兮 』
▲龙门的佛性,时刻观照着洛阳人的心性。供图/图虫创意
洛阳,可以说是千刀万剐始成佛。
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几经战火摧残。董卓、刘曜、王弥、李自成,都曾放火烧城,烧得洛阳撕心裂肺。
龙门石窟是最好的例子,1300多个石窟、97000余尊佛像,从高达17.14米的卢舍那大佛,到最小仅有2厘米的佛造像,没有一个是完整的,且相当大一部分损毁严重。如白马寺、关林这样的宗教名胜,所保存下来的原始古物也已微乎其微,大部分由后世翻新重建,即便是明、清时期的痕迹,也不多了。
▲龙门石窟残缺不全的佛像。一图摄影/王琰琰 二三图供图/图虫创意 四图摄影/曾宪平
还有北魏时“世界第一高木塔”永宁寺塔、武则天的“天堂”“明堂”、以及历代皇宫、城墙等名噪一时的宏伟工程,原建筑多只剩地基,甚至片瓦不存,令人唏嘘。与北京、西安、南京、杭州这些古都相比,洛阳不仅在行政区划上级别更低,实际的“存货量”也不如人,这也就是相比之下,洛阳知名度不足的缘由。这么看来,在精神财富方面,洛阳不仅谈不上不差钱,实际上,洛阳还很差钱儿。
▲北魏泥塑佛面造像——出土于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塔基遗址。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木塔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和佛教史上伟大的奇迹,毁于公元534年,原本供奉在永宁寺木塔中的佛像也随着佛塔的覆灭而毁于一旦。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残存的永宁寺塔基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塑造精美的造像,这件泥塑佛面像是永宁寺塔基遗址中出土最精美的一件,佛像虽毁坏殆尽,原有的彩绘也损失殆尽,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美。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笑容神秘而美丽。摄影/郭佳盛(小盛)
▲明堂基坑遗址。摄影/王煜文
其实,洛阳这几年发展很快,2018年GDP总量和增速均稳居河南省第二。可见,洛阳正在以经济进步的方式,寻求自己在当代中国的位置。但是,与经济相比,文化方面的增长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对古文化资源的开发仍不尽如人意。除了古代遗存的存量和保护问题,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于洛阳人的性格特征,他们太沉得住气。
▲洛阳老城西大街古玩市场门口,专心篆刻石章的店主。老城人喜书画者众多,一枚手工雕刻的印章是必不可少的。供图/图虫创意
知足、自傲、低调、不差钱,洛阳人从来都不急于索取、不急于追求,不急于证明自己,甚至掩饰自己的诉求与野心。有人会认为这是他们一叶障目,恰恰相反,洛阳人看惯了改朝换代、沧海桑田,看遍了“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清楚地感受到自身的无力感,渐渐疲惫和麻木,他们既自信,又自卑,既骄傲,又胆怯。
▲洛阳老城东大街的这间理发店,尽管简陋陕小,却一直存在着,老街上年长的人还是离不开这份家常。供图/图虫创意
他们自以为洞明世事,于是便以不变应万变,这么一来,鸡头还是凤尾的排名问题其实无足轻重。洛阳人的淡定,或许是受“道教圣地”老君山、“佛教祖庭”白马寺、“关公埋首处”关林这些宗教名胜的影响,沾了些许仙气,修了些看破红尘的仙风道骨。一代代洛阳人将这种价值观不断地传承下去,便有了今天的洛阳性格。
▲洛浦公园岸边垂钓的市民。供图/图虫创意
洛阳亲友如相问
▲洛阳牡丹。摄影/王琰琰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牡丹,花瓣层层叠叠,花体硕大,花开时雍容绚烂,但牡丹花香却弱,赏牡丹只可用眼近观,却不能以鼻远闻。洛阳正如牡丹一般,历史文化内涵丰厚,但藏得多,也藏得深,远远地难以注意,只有走近去细细探察方可明白。牡丹称得上国色天香,但洛阳人或许会问,洛阳何时才能重新绽放出“真国色”呢?






欢迎光临 (http://162.241.138.223/)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