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ooldaddy 于 2018-11-20 17:02 编辑
“触屏时代”是以电视屏幕、电脑屏幕、笔记本电脑、手机屏幕、电子词典等为阅读方式,它改变了人们从读纸获取信息的方法。因此,不管你喜欢与否,我们的确已经跨入了一个“读屏时代”。
最近出版的《录像艺术史》,在笔者看来,意义非凡。作者克里斯·米-安德鲁斯不仅在书中回顾了录像艺术的历史,而且站在更高远的背景下考察了录像艺术。
同历史上诸多的新兴艺术运动一样,录像艺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成长之后,才正式踏入正统的艺术馆和商业画廊中。《录像艺术史》在回顾录像艺术发展史的同时,也对录像艺术的理论与实务、理念与手段、思想与技术等做了深入研究。在探索录像艺术的理论起源时,克里斯以科技发展为主要线索,网罗了其他艺术运动对录像艺术的启发,如概念艺术、激浪派、实验电影、实验音乐、极简主义等,展现了录像艺术起源的复杂性、内容的多元性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密切互动性。
无论是在描绘录像艺术的历史还是在探讨其艺术创作理念时,克里斯都尽可能广泛地收集、整理各国录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其中也包括对中国录像艺术实践的研究。这种全球化视野不仅为读者展现了录像艺术的全景图像,也将激发人们对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录像艺术做出更多方面的对比与分析,在和而不同中进一步研究录像艺术。
如果说任何艺术创作都是对艺术家所在的时代与社会的反映,那么,或许没有哪一种艺术会像录像艺术一般与科技发展有着如此紧密的互动。本书作者以科技发展历史为线索来研究录像艺术历史的基本理论框架,凸显了录像艺术的先锋性。录像艺术发展至今,无论是其表达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在不断地挑战着自身的定义。这种不断地更新与自我突破不仅使得录像艺术充满了活力,同时也使其成为社会的反光镜,充满了对未来的隐喻。
在未来,视频将成为主导的传播形式。特别是数字技术席卷全球的今天,深入研究与探讨录像艺术的过去、当下与未来,都非常具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