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ooldaddy 于 2017-6-30 06:47 编辑
《一升露水一升花》 朱光潜美学散文精选集,厚积落叶听雨声美学延续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 不要让这华丽丰富的世界,变成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基本信息
书名:一升露水一升花
作者:朱光潜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作者简介】
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
笔名孟实。美学泰斗,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著作有《厚积落叶听雨声》《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内容简介】
《一升露水一升花》是美学大师朱光潜首部经典作品精编,收录《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家喻户晓的篇目,更选编了《谈动》《谈读书》《悲剧与人生的距离》等经典散文佳作。更特别精选了近30余幅东西方艺术名作,图文并茂,全彩装帧,解读大师毕生思想精华。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做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编辑推荐】
【美学精粹】朱光潜美学散文精选集,全彩典藏版。谈生活,谈做人,历经时间沉淀,平实深永,內蕴珠玑,自有力量。
【接受一个有缺憾的世界】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有想象的田地。人所以可贵,就在他能够不安于污浊的环境,拿力量去改变它、征服它。
【如何看待生活的不完美】在不美的岁月,依旧温和地坐在黑暗里,听叶落花开。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深化对人情物理的深广认识。美的影响尽管微细,却蔓延无穷。
【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忙是心灵死亡。不要让这华丽丰富的世界,变成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装帧看点】特邀知名设计师量身打造装帧方案,清雅薄荷绿色系,完美凝萃大师的精气风神。
【版本特点】收录30余幅东西方艺术名作,搭配155*230mm精致开本。特种纸护封,柔和象牙白内文用纸。
【随书附赠】朱光潜推荐阅读书单雅致拉页。
【名人推荐】
李泽厚: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望尘莫及而想努力学习的。朱先生那半弯的腰,盯着你看时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带着安徽口音的沉重有力的声调,现在异常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余光中:朱光潜的书不但内容、观点启发了我,而且他的语言很流畅、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对当时的我非常有帮助,现在的年轻一代可能不会去找朱光潜的书去看,我建议他们读一读。
朱自清:他散布希望在每一个心里,让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能做的多。他告诉你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手里……
朱光潜的著作,"头头是道,津津有味",如"行云流水,自在极了","你想得知识固可读它,你想得一些情趣或谈资也可读它。如入宝山,你决不会空手回去的。"
柴静: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他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金句摘录】
这本小册子,我知道,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是我希望它在这片时间能借读者的晶莹的心灵,如同浮云借晶莹的潭水一般,呈现一片灿烂的光影。精神不灭,这影响尽管微细,也可以蔓延无穷。
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
谈动
闲人大半易于发愁。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
谈静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谈交友
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要是好朋友,自己须先是一个好人。
谈学问
一个人在学问上如果有浓厚的兴趣,精深的造诣,他会发见万事万物各有一个妙理在内。这种人的生活决不会干枯,他也决不会做出卑污下贱的事。
谈读书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谈情与理
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但要能够知(know),我们更要能够感(feel)。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欣赏美,就是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只要有一点实事实物触动他们的思路,他立刻就生出一种意境,在一弹指间就把这种意境渲染成五光十彩。
两种美
"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诗每句都只提起三个殊相,然而可象征一切美。
从心所欲不逾矩
美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它饥不可为食,冷不可为衣。但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点就在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空中楼阁
艺术和游戏都是臆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情感或出于己,或出于人,诗人对于出于己者须跳出来视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当然,亦是生活家的极境。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
随心拾得一袖香
我觉得文章只有三种,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语,其次是向一个人说话,再次是向许多的人说话。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愈纯正。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我与文学
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
情与辞
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
谈中西爱情诗
西诗最长于"慕",中诗最善于"怨"。西诗以直率深刻铺陈胜,中诗以委婉微妙简隽胜。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趣味是对于生命的澈悟和留恋。
人文方面几类应读的书
我相信,如果读者将这寥寥数十部书仔细读过,他对于人类文化的了解不会很错误。
温和地坐在黑暗里
不要让这华丽丰富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
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
回忆二十五年前香港大学
一个艺术家才能把一个平凡的世界点染成为一个美妙的世界,一个有教书艺术的教授才能揭开表面平凡的世界,让蕴藏着美妙的世界呈现出来。
旅英杂谈
一国的文化程度的高低,可以从民众娱乐品测量得出来。中国民众的趣味太低,烟酒牌骰娼妓皮黄戏以外别无娱乐,自是一件不体面的事。
学业·职业·事业
这个世界是冷酷无情的,一个人如果想以寄生虫的心习,去侥幸获取只有勤奋的蜂蚁所能获到的花蜜,他终究必归自然淘汰。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我个人深切地感觉到中国社会所以腐浊,实由我们人的质料太差,学问、品格、才力,件件都经不起衡量。要把中国社会变好,第一须先把人的质料变好。
"无目的"的人生清凉
这个世界原来是让大家闲谈"今天天气好"的世界。
小泉八云
作品的价值大小,要看它所唤起热情的浓薄。
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
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
咬文嚼字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资禀与修养
一个人纵然生来就有文学的特优资禀,如果他不下功夫修养,他必定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
谈学文艺的甘苦
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
【内文赏析】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
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
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
莎士比亚说得好:世界只是一座舞台,生命只是一个可怜的戏角。但从另一意义说,这种比拟却有不精当处。世界尽管是舞台,舞台却不能是世界。倘若坠楼的是你自己的绿珠,无辜受祸的是你自己的伊菲革涅亚,你会心寒胆裂。但是她们站在舞台时,你却袖手旁观,眉飞色舞。纵然你也偶一洒同情之泪,骨子里你却觉得开心。有些哲学家说这是人类恶根性的暴露,把"幸灾乐祸"的大罪名加在你的头上。这自然是冤枉,其实你和剧中人物有何仇何恨?
看戏和做人究竟有些不同。杀曹操泄义愤,或是替罗米欧与朱丽叶传情书,就做人说,自是一种功德;就看戏说,似未免近于傻瓜。
悲剧是一回事,可怕的凶灾险恶又另是一回事。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修辞用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乎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的锅炉中蒸馏过的。
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读来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作世界,看《奥瑟罗》回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
"软玉温香抱满怀,春至人间花弄色,露滴牡丹开。"淫词也,而读者在兴酣采烈之际忘其为淫,正因在实际人生中谈男女间事,话不会说得那样漂亮。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奥瑟罗信谗杀妻,悲剧也,而读者在兴酣采烈之际亦忘其为悲,正因在实际人生中天公并未曾濡染大笔,把痛心事描绘成那样惊心动魄的图画。
悲剧和人生之中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
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士比亚并不醉心古典,在这一点他却近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十七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Bajazet)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莎士比亚也很明白这个道理。《奥瑟罗》的事迹比较晚。他于是把它的场合摆在意大利,用一个来历不明的黑面将军做主角。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他回到本乡土搜材料时,他心焉向往的是李尔王、麦克白一些传说上的人物。这是以时间的远救空间的近。你如果不相信这个道理,让孔明脱去他的八卦衣,丢开他的羽扇,穿西装吸雪茄烟登场!
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却也没有他们那副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致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如果你我是哈姆雷特,逞义气,就痛痛快快把仇人杀死;不逞义气,便低首下心称他做父亲,多么干脆!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竟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他也无法让我们知道。看悲剧要带几分童心,要带几分原始人的观世法。狼在街上走,枭在白天里叫,人在空中飞,父杀子,女驱父,普洛斯彼罗呼风唤雨,这些光怪陆离的幻相,如果拿读《太上感应篇》或是计较油盐柴米的心理去摸索,便失其为神奇了。
艺术往往在不自然中寓自然。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一个神秘的轮廓里。一部《水浒传》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作者却要把它的根源埋到"伏魔之洞"。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梅特林克的《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写叔嫂的爱,本是一部人间性极重要的悲剧,作者却把场合的空气渲染得阴森冷寂如地窖,把剧中人的举止言笑描写得如僵尸活鬼,使观者察觉不到它的人间性。邓南遮的《死城》也是如此。别说什么自然主义或是写实主义,易卜生写的在房子里养野鸭来打的老头儿,是我们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么?
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和人生之中本来要有一种距离,所以免不了几分形式化,免不了几分不自然。人事里哪里有恰好分成五幕的?谁说情话像张君瑞出口成章?谁打仗只用几十个人马?谁像奥尼尔在《奇妙的插曲》里所写的角色当着大众说心中隐事?以此类推,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戴面具,穿高跟鞋,拉了嗓子唱,以及许多其他不近情理的玩意儿都未尝没有几分情理在里面。它们至少可以在舞台和世界之中辟出一个应有的距离。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redemptionthroughappeara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