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是一部很奇特的小说。这样一部将真实经历、传奇故事、历史文献杂糅在一起的作品能否被称为“小说”,在它刚出版的时候曾经引起争议。即便在今天,普通读者、包括青年学生能否耐着性子,将这部长达135章的皇皇巨著——而不是它的缩写本、改写本——读完,也还是一个未知数。至于我自己,二十年间,曾多次从书柜里抽出这本书,又多次在翻了几页之后,插了回去。 当年麦尔维尔提笔写作的时候,他应当感谢小说这种文体让他能够在回忆的蔚蓝色海洋中畅游,自由自在地倾诉他对神秘的造物主和暴虐的命运之神的恐惧和战栗。就像英国当代作家、学者詹姆斯·伍德所言:“小说是演绎例外的大师:它永远要摆脱那些扔在它周围的规则。”(《小说机杼》,黄远帆译)麦尔维尔显然深谙其道,他勇敢地向小说既有的“规则”发起冲击,他必须要用“演绎例外”的方式来容纳他的奇思妙想,也就是他在小说创作上的光荣与梦想。这也就注定了他和其作品的多舛命运。任何一个打开小说,想要一睹发生在汪洋大海上一艘捕鲸船上的传奇故事的读者,都有可能被开卷的关于鲸的“语源”探究,以及记载、描写鲸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选录”所吓退。这些看起来与小说情节并无直接关联,甚至有碍于读者快速进入小说情境的材料,实际上表明作者雄心勃勃地要创作一部关于鲸鱼、捕鲸业和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掠夺的“百科全书式”的小说。这种方式,也被后来那些意欲创造人类在各种领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小说家所赞叹和借鉴。 小说以白发苍苍、不敬鬼神的“裴廓德号”船长亚哈,带着一群形形色色的水手,纵横大洋去追逐、猎杀绰号“莫比—迪克”的白鲸为主轴,将鲸鱼的分类知识、世界捕鲸业的发展历史、捕鲸船的装备及其功能等,绵密地编织进极富传奇色彩,时而令人哑然失笑,时而令人目瞪口呆,时而令人凝神屏气的故事中。作者以精妙的艺术技巧,塑造出亚哈这位已进入世界文学画廊的著名人物。亚哈在前一次的远航捕鲸中,被一条令捕鲸者谈之色变的白鲸咬掉了一条腿。返航途中,愤恨、狂躁的他不得不被同伴用带子绑住,用紧身衣套住。他发誓要向这条给予他肉体和精神双重打击和羞辱的白鲸复仇。他瞒着那些急于赚取大把金元的大船的股东们,招募水手,准备物质,心怀鬼胎地踏上危机四伏的漫长航程。小说在对他的出场方式的构思和描写上颇费心机,充满了神秘感:讲故事的“我”先是听闻了他人的关于亚哈的传言,包括疯疯癫癫的“预言家”的“黑话”,这些似乎都在传递着不祥的预兆。大船驶出港口好几天都不见船长的踪影,终于有一天早晨,“我正登上甲板去值上午班,把眼睛向船尾栏杆一瞄,我顿时浑身掠过一阵预兆性的寒颤。现实超过恐惧;亚哈船长站在他的后甲板上了”(曹庸译,下同)。此时小说已进入第28章。亚哈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像“刚从火刑柱上解下来的人”,又好似被闪电击中过的一棵笔直、高耸的树。他身上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足以震慑所有人: 在“裴廓德号”的后甲板两侧,紧靠后帆的护桅索的地方,各有一个半英寸左右的、直钻进船板的镟孔。亚哈船长那只牙腿紧插在那只洞孔里,他抬起一条胳膊,抓住一根护桅索,笔直地站在那里,直瞪着那颠簸不停的船头的远方。在这种笔直向前、固定不动、不畏不惧的目光中,含有一种无限的、最坚决的、不屈不挠的神气,一种坚定不移的、永不妥协的顽强精神。 复仇历来是西方长篇小说的主题之一。亚哈既是一位刚愎自用的个人主义者,也是嗜血如命的魔头。他的复仇行为并没有什么高尚的动机,甚至是极其狭隘、自私的,因为以他丰富的海上经验,他完全预知了结局的惨烈。但是,他同时又是一个不肯循规蹈矩,敢于违逆神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悲剧英雄。在他的真实意图暴露后,他多次拒绝船员提出的返航请求,他的信念、意志固执、顽强得令人生畏。“裴廓德号”接连不断遇到很多船只,船上的水手们都不约而同地证明了白鲸在打击它的猎者时,像个恶魔似地置人生死于度外,“现在,这个老人的眼睛里,潜藏着一种教意志薄弱的人看了简直受不了的神色”。“裴廓德号”最后碰上的是“拉吉号”,后者刚与白鲸交锋过。被白鲸带走的小艇上有“拉吉号”船长的儿子,他的另一个儿子也消失在另一艘小艇上。船长恳求亚哈与他一起寻找失踪者,但一心想找到白鲸的亚哈残忍地拒绝了。尽管如此,“我”仍然对亚哈保持着敬畏,甚至不吝赞赏之情。他称亚哈就是“船上的可汗,海中之王,也是大海兽的太君”。在最终的搏杀发生之前,“我”不禁发出这样的议论: 伟大人物,刹那间所积起的深重痛苦,往往等于常人终其一生所经历的全部平淡痛苦。因此,这种人物,尽管是一桩一桩苦难加起来的,然而,如果天意已定,他们一生的经历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悲痛;而且完全是多次的刹那间的剧烈痛苦积聚起来的,因为哪怕是他们的最微末的一点痛苦,就其高尚的性质说来,就抵得上低劣的人整整一生的痛苦。 “裴廓德号”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亚哈对此心知肚明。他之前说过:“这整幕戏就是既定不易的天意。这是你我在海洋滚动之前的无数年代就已经排练过了的。傻瓜!我就是命运之神的副手;我是受命办事的。”在这个狂妄到无以复加的可怕的人的身上,折射着19世纪中叶在辽阔无垠的大海上的那些捕鲸者,也就是未知疆域的开拓者的影子。 “管我叫以实玛利吧。”小说的开篇,如同许多经典名著的开篇一样,已成为绝唱:一方面是它简洁明快,容易记住;一方面是它给读者留下诚恳、忠厚的印象,拉家常的语气一下子拉近了故事讲述者兼人物的“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出自《旧约·创世纪》的这个人名(原意为“上帝听见了你的苦情”),也显示了这位唯一从白鲸嘴中死里逃生的“裴廓德号”船员,在讲述故事时五味杂成的心情。作家选择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似乎与小说的体量不太相称,但实际上,它更有利于作家在故事的主轴上“添油加醋”,“旁逸斜出”;它也似乎变得比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更加自由。作家既可以根据需要,以“我”的身份从故事线上逃逸,去搬弄各种史书典籍,也可以“移步换景”,跟着故事的发展和一个个人物的现身,去为他们造型立像。此外,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另一大好处,是“我”可以随时随地发表感慨或议论,细腻地描述所看到、听到的一切,以及在其心头引起的反应。比如,“我”这样为船长亚哈和他的水手们勾勒群像: 这个白发苍苍、不畏鬼神的老人……带着一群水手,满怀愤恨地要走遍天下,去追逐一条约伯的大鲸。而这些个水手,也主要是由一伙混血的背教者、光棍和生番组成的……也是道德薄弱的一群,加上一个力不胜任、只有无济于事的美德或者公正观念的斯达巴克,一个卤莽而漠不关心的、镇天嘻嘻哈哈的斯塔布,和一个非常平庸的弗拉斯克。这样一群水手,这样配备的头目,似乎就是劫数难逃的天意特为帮助他完成他那偏热症的复仇而挑拣出来的一群出类拔萃的人物。 这样的叙述既包含“我”对整个事件及其实施者面目的了然于心,也混合着“我”的调侃与嘲讽、讶异与敬畏的复杂心情。再如,小说借助“我”的目光,如此描写大船第一次发现并靠近白鲸,以及白鲸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显露真身的情形: 三只小艇的轻快的艇头,像无声无息的鹦鹉螺壳般穿过海面疾驰而去;只有等到接近仇敌时,这才放缓下来。到他们划近它的时候,洋面显得更其光滑,好像浪潮上面铺了张地毡;好像午刻时分的草原,一片静穆。最后,这个屏声弃息的猎人已非常迫近他那似乎是无可置疑的猎物了,连它那光闪辉煌的整个背峰也清晰可见,仿佛是件孤寂的东西,一面在海洋上悄悄荡去,一面不断地喷出一圈圈最精致的、羊毛似的、碧绿色的泡沫来。猎人看到了远处有只稍微突出的头,非常大,皱纹百结。在那只头前面,远在那片柔滑如土耳其地毡的海上,映照出它那阔大、乳白色额头的闪闪发光的白影,一阵乐声回旋似的涟漪正伴着那影子在嬉戏着;在后边,蔚蓝的海水交替地流过来,流进了它那滚动的溪谷般的稳定的裂尾里;璀璨的水泡在它两旁腾起跳跃。可是,这些水泡又被点缀在海上的许多偶尔惊惶起飞的灰鸟的细爪搅散了;而且,像只金碧辉煌的大商船上升起一支旗杆似的,这只白鲸背上矗立有一支新近插进的捕鲸枪,枪杆子高高地晃来晃去;时不时地,白云密布似的一群软爪野鸟,一会儿在展翅高飞,像是顶在这条鲸身上的华盖一般,掠过来又掠过去,一会儿又悄悄地栖止在这根杆子上,长尾巴像枪旗般飘扬不息。 繁复、贴切的比喻使这段文字像华彩的乐章,既凸显了白鲸的威严与肃穆,对猎杀者的不屑一顾,以便与它后来被激怒的狂暴形成对比,也表达了作者对造物主的神奇与完美——包括大海、白鲸,也包括环绕白鲸而出现的一切——的赞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白鲸》也成为世界文学中描写海洋的辉煌、壮丽的篇章。 《白鲸》译者曹庸介绍,“裴廓德”原为美国康涅狄克州东部一个骁勇的印第安种族,后被欧洲殖民者虐杀殆尽。麦尔维尔以此为船名,目的是要重新唤起人们对这个惨遭屠杀的种族的纪念,也象征着这艘大船必将遭到白鲸的吞噬。在船长亚哈和众多遭受重创的水手眼里,白鲸是一只横行于大洋的邪恶狡诈的妖魔,吃人不眨眼;但白鲸显然是无辜的,借用一句流行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人类逐利的贪婪本性,使他们意识到鲸鱼的巨大商业价值,捕鲸业也因此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对峙、你死我活的局面延伸到了海洋领域。当然,即使对这一层时代背景不甚了然,我们也仍然会被小说的神秘诡异的气氛、惊心动魄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被小说中对瑰丽、壮美的,常人难得一见的海上景象的描写所吸引。《白鲸》甚至让人联想到,人类的始祖最初就是从海洋爬上了陆地,海洋是人类永恒的摇篮和永远的家园。 小说出版后,赫尔曼·麦尔维尔给已名声大噪的作家霍桑写信说:“我写了一本邪书,不过,我觉得像羔羊一般洁白无瑕。”(曹庸《〈白鲸〉译本序》)“邪书”是指作家已意识到作品文体的“怪诞”,当然也包括其中渗透的宗教观念,不能见容于当世;“像羔羊一般洁白无瑕”则显示了作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底气,以及他完成创作之后的良好的自我感觉:他确信他为之付出心血的作品,不会因为人们一时的无法理解、甚至攻讦而湮没无闻。但是,正像所有那些最终进入经典行列的作品所常遭遇的不公平的待遇一样,《白鲸》及其之后的作品的出版,并未让作家摆脱困窘的生活处境,以使他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献身于他所热爱的事业,乃至1891年9月麦尔维尔在纽约因病离开人世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白鲸》的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也。 末了,说几句题外话。我们一生中会遇到许多不期而至的书,其中很多是经典。如果你暂时读不下去,不妨先放在一边。等到某一天你再捡起来,读进去,你会惊讶地发现一片新天地,并后悔是你没有早一点进入。经典之为经典,在于不仅在它诞生时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也成为后来者的范本。同时你也可能意识到,与这些经典相比,当下的许多书不过是侏儒而已,不值当花费太多的时间。 名家评点链接 麦尔维尔创作了一部多么伟大的作品! ——[美]霍桑 麦尔维尔的风格在《白鲸》中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壮观、宏亮、雄伟、雄辩。据我看,没有哪一位现代作家达到这种境地。 ——[英]毛姆《巨匠与杰作》 有多少深深卷入人生矛盾,并且敏感的足以卷入一件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精神矛盾中的读者,这部书就有多少种含义。要给这部书硬加上准确的、正统的、权威性的意义,就等于摧毁本书活生生的持久性、也摧毁了它带给读者的激动,而这种持久性暗示性和刺激性正是这部小说的明显特点,也就是梅尔维尔文学技巧的精髓。 ——[美]昂利·霍德华 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海洋传奇小说之一。 ——《剑桥文学史》 假如要从美国文学史中挑选一部最伟大、最出色的长篇小说,我的答案是麦尔维尔的《白鲸》。 ——格非《白色的预言》 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读写天地)2017年第7期,主编剑男。因版面原因,发表时作者做了删改 插图来自英文版《白鲸》,作者为美国插图大师肯特(ROCKWELL KENT) 真无观:与他者比邻而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