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宝宝如何“春捂”?聪明的妈妈这样给孩子穿衣,提高免疫力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31020

紫铜v1_05紫银v1_02紫金v1_01结丹成就红铜v1_01绿金v3_01蓝铜v1_05蓝铜v2_05紫铜v2_02绿银v3_04绿铜v3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1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捂秋冻”是古人总结的养生谚语。

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着急脱掉棉衣,秋天不要刚见冷就穿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

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这时,病邪乘虚而入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妈妈在这个季节要为宝宝做好“春捂”,不应过早减少衣物,以提高宝宝自身免疫力,减少其患病几率。

(网络图,仅供参考)

1、宝宝为什么要“春捂”?

春季气温虽然处于上升阶段,但是温差却仍然很大。

房屋热惰性导致室内气温跟不上室外,会产生室内外温差;另外,气温受光照等原因影响,也会产生早晚温差。

宝宝由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在春季时要有意地捂着一点,慢慢减少衣服。

2、“春捂”要把握时机

春捂要把握“815”原则。

一般来讲,在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昼夜温差大于8时,是“春捂”的最佳时机,宝宝此时要注意添加衣服。

同时,气温回升后最好再捂7天左右。

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以免宝宝上火。

(网络图,仅供参考)

3、着重捂重点部位

在进行“春捂”时,要坚持“上薄下厚”、“捂脚不捂头”的原则。

保持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

宝宝脾胃功能发育并不完善,冷空气刺激腹部时,会引起宝宝肚子疼等不适,所以保持腹部温暖同样重要。

另外,足底是对外部刺激最敏感的地方,只有宝宝的脚暖和了,身体才能更好的适应外界气候变化。

4、在家怎么捂?

春季家里开窗通风,一般以气温比较高的午后为宜。

早晚室内温度较低时,要给宝宝增加衣物,并可以适当开空调增温。

宝宝睡觉时候容易感冒,所以要根据室内温度为宝宝选择合适厚度的被子。

此外,对于爱踢被子的宝宝,睡觉时最好穿上舒适的袜子以及长衣长裤。

5、出门怎么捂?

宝宝刚睡醒时,要先在室内活动,不要马上到户外去。

宝宝在户外玩得满头大汗时,不要立即脱衣服,应该先擦干汗,等进入温暖的室内再脱衣服。

出远门前,家长要关注一下目的地的天气情况,给宝宝带上合适的衣服。

如果汽车或火车车厢里有暖气的话,上下车应及时增减衣物。

(网络图,仅供参考)

6、“三暖二凉”穿衣法

背暖——保持背部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

“适当温暖”就是不可“过暖”,过暖则背部出汗多,宝宝反而会因背部湿凉而患病。

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

冷空气刺激宝宝腹部,会使其脾胃功能受损,影响消化吸收。睡觉时围上肚兜,是保持宝宝肚暖的好方法。

足暖——脚部阴阳经穴交会,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

宝宝的脚部保持温暖,身体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气候变化。

头凉——宝宝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经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神昏。

中医认为,头部最容易“上火”,宝宝患病更是头先热。保持头凉、足暖,宝宝必定神清气爽,血液循环顺畅。

心胸凉——宝宝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另外,宝宝穿着过厚的上衣,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 16:21 , Processed in 5.23939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