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给孩子的古诗词》:诗意人生是培养出来的

[复制链接] [已阅至2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48670

灰铜v1_04绿金v1_01蓝铜v1_05蓝铜v2_05红铜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2灰金v1_05蓝银v1_05紫银v1_01绿金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孩子的古诗词》:诗意人生是培养出来的



  “曾有人问我: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所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绝对不会灭亡。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叶嘉莹

  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层峦耸翠,以其独特的意蕴美,令无数读者拜服,形成了一道奇异的文化观。我们的先人千百年来用他们对民族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百姓的忧思,创造了延续千百年却依然闪烁着真理光芒的不朽诗篇。作为华夏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国古代诗词,一代代的传承是理所当然的。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教育自己儿子孔鲤,不学习《诗经》,就没有说话资本。可见让孩子从小就学习一些古诗对他们的文学兴趣培养和品味谈吐有着非常大的好处。古诗是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长卷中绝妙的华章,也是人类文化瑰宝。让孩子了解背诵古诗,不仅能让孩子品味诗的优美意境,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智慧,增加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给孩子的古诗词》收录的177首诗和41首词,“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对于只以刻画工巧取胜者不予选录,超出孩子认知水平者亦不选录,所选诸诗对时代、作家、体裁等数量之比例也没有限制。”称得上是最适合孩子学习古诗的经典书籍。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和高尚情操的熏陶尤为重要。让孩子学习古诗正是因为它蕴含着智慧和哲理,教育性因素正是选择古诗的重要参考。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教育孩子了解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使孩子懂得孝敬长辈。类似这些具有哲学启蒙知识的作品,会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生活启迪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仔细阅读诗词内容、认真揣摩诗歌意象,可以更好地了解古诗词意境。而只有把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充分地结合起来并联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书中选取了《饮酒》、《望月怀远》、《江村即事》、《乌衣巷》、《大林寺桃花》等世人耳熟能详的瑰丽古诗,在逐字逐句讲解分析的同时交代了故事背景,使孩子更好地解其意,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

  此外,通过对这些古诗的背诵还会对语言产生感性的认识,让孩子从文字当中发现美,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并立德修身。诗的语言是富有音乐性的,古诗尤其讲究韵律。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一些简单易懂、形象性较强的古诗,教孩子学习,不仅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受到品德和美感教育,还能有益于孩子的智力开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让孩子们在最纯真无邪的时候快乐地学习古诗词,让他们拥有一个被诗词熏陶的童年,对他们的一生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孙丽娜)

  叶嘉莹

  号迦陵。蒙古裔满族人,出身叶赫那拉氏。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叶嘉莹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七十余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她教的学生有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大学博士,从青年到老年,有教无类。她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323389227 )

GMT+8, 2024-12-1 00:41 , Processed in 3.053928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