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出自张艾嘉笔下,几乎与那些社交媒体上受人追捧的励志语录无异。 张艾嘉出了随笔集《轻描淡写》,顶着“幕前才女”的名号多年,这个能编能导能写能唱能演的女人,终于将多年来的文字作品集结成书,薄薄一册,封面是她伏案写作的背影,暖融融的黄色调,没有锦衣华服。 说起来,张艾嘉是最早为我们塑造“知性美”概念的女明星,从那个还没有出产“文艺片女神”的时代开始,她浅浅的笑,并非遥不可及,不年轻仍旧利落,从容恬淡,尽管早年也曾被亦舒刻薄地讥诮为“拼了老命打算扮演知识分子”,她的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在演绎了一个真人版如何与岁月和解的案例之后,张艾嘉在文字上的惯有姿态,也从书名中便可见一斑:“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个时候终于明白了,是可以轻描淡写的。” 除了聚焦于《念念》这部电影上,传达创作理念的内容,书中当然不乏提到人生经验的字句,不得不承认,其实并不算新鲜。比如她写“千万不要相信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人生事件的发生都会在成长中播下种子,无论是天意还是后天人为,我们都要学习去面对它,与之共处”、“当我们不带热情地重复做一件事,那件事永远只是那一件事,但如果你反复去做一件事并有新的认知,你会感受到一股自发的能量推动那件事变出许多不同的可能性”,凡此种种,都如同新瓶装旧水的鸡汤。谈谈幸福是什么,教教如何给人生做减法,如何积极乐观不逃避,若不是出自张艾嘉笔下,几乎与那些社交媒体上受人追捧的励志语录无异。 但张艾嘉总是能为它赋予些新的色彩,主要是靠着字里行间的一抹幽默。《念念》宣传期时她做过一场演讲,题目颇标新立异,叫“失败是成功的牛奶”,为什么呢?因为牛奶有益身体,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把它喝下去,无非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另一种说法罢了,但由她说出来,透着股俏皮,便让人乐于接受。《轻描淡写》中,她回忆小时候,母亲是有名的台北交际花,把她按照标准淑女培养,花大钱训练她跳芭蕾学钢琴,而她,先是热衷于在课堂上耍宝,做些奇怪的动作逗乐同学,又在学琴一年半后成功地自学弹奏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黄梅调,她自嘲,“从尖脸大眼瘦小的女孩慢慢成为厚嘴唇方脸的少女”,却依然对那些只学到皮毛的艺术,心存情意结,不改好奇的双眼;至于她那位留下了“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家训的外公,张艾嘉则从他脸上的两道伤痕入笔,“You have scratch onyourface!”她问,外公毫不隐瞒地答“Yes! A scratchbyabitch!”轻松幽默,让人读来莞尔,笔锋一转,对于家训之一“不要离婚,承诺是一种责任”,她也坦言“这一点我当年没有遵守”。 不同于近年努力转型作家,连出两本书却对情事始终讳莫如深的“宝玉”林青霞,本该是娇滴滴的“黛玉”张艾嘉则洒脱坦荡许多,“敢直接写出来”成为她的另一重特色,自剖起来,她也不借用文学的技巧避重就轻。她承认有过自恋的阶段,最终发现“那只是一种自我催眠的方式”,对于坊间津津乐道她所擅长的“女性导演的细腻”,也不客气地提出反驳“创作偏于个人性格,而非性别”,而在写到电影时,谈论选角的标准、取景的判断,她则像是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般的专注,创造出不一样的质感来,她有她的底气。 六十岁出书,加上惊涛骇浪的前半生经历,其实是不小的噱头,张艾嘉却鲜少拿年纪与资历说事,也不以人生赢家自居,看人看己皆通透,字字句句,都是分享而非说教。所以便想起曾为张艾嘉的专辑《你爱我吗》包办四首词的女诗人夏宇的名句,“把你的影子撒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张艾嘉则偏偏能把鸡汤酿成酒,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遥自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