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阳光从窗缝里挤进来,不必赶着上班,炉上煮着水,杯里有待泡的九曲红梅,茶几上端放着2019年的新日历《古人的日子》,跟案头的橘子柿子,仿佛若有亲。
这是古代名物专家扬之水先生跟古典诗词研读者廉萍博士联手合作编日历的第二年,照例是扬之水先生释物,廉萍选诗解诗,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年尾除夕,把古诗文里的玉壶春瓶、金盏银镜,上天入地博物馆里扒拉出来,一件件摆给你看。这样的工作,看上去风花雪月,举重若轻,但深知这两个人的性情,就知道里头下了多少旁人看不见的深功夫。
给一个东西命名,是人类心智发展的大突破。中年以后再读海子的诗,受触动的,不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是“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面对纷繁的世界,小小的孩子瞪大眼睛,总是问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面对古书里的银步摇、香佩带、金帔坠、昆吾刀……我们也不过是些无知的孩子,虽然读来口舌生香,但究竟是何等模样,终究是模糊而漫漶的影子。总想抓个人来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幸亏有这两个痴人,一页页古书去翻,一间间博物馆去找,找到了,对上了,就喜滋滋捧出来给人看。名跟物对上,古人的日子也就渐渐清晰而分明了。
别的日历,过一天撕一天丢一天,唯独这一本,不但舍不得撕,即便过了时间,也舍不得扔,因为完全可以当工具书用,因为有可以信任的学术严谨。但最感动的,还是温柔敦厚的心思。每到相应的时节,看看古人的器物,读一读上巳节的《东门之池》、元宵夜的“贪看灯毬”,不是不知道这国这族也曾颠沛、也曾流离,也曾血刃兵车,但单拈出这些精致美好的细节,不是粉饰,只是慈悲。
日历这两年算图书市场的热门品类,盛夏的汗气还没散,下一年的日历就上市了,平白给人添了好些紧迫感,唯独初冬时节拿到这一本,觉得可以定定神,喝口茶,把日子不苟且、不慌张地过起来。翻到农历九月,果然找到王羲之的《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也”,那是古人的款款情意,看着眼前案上今年的橘子,想象来年秋天的日子,眼前的阳光,也曾迈过古人的窗子,一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全都涌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