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时期有一个很著名的仗,就是1932年春的赣州战役。 当时中央红军几乎集中了所有主力,以红三军团为主,包括红一军团、红五军团,还有江西、闽西军区6个独立师攻打江西的赣州城,总兵力达到十万之众。但是,从2月4日开始到3月7日被迫撤围,打了一个月零三天,红军伤亡3000人之多,包括几位正师级干部牺牲,还是没有打下,最后差点被敌人反包围,全军覆没。
赣州战役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聂荣臻说是: “敌人罗卓英带了两个师由吉安等地分进合击,驰援赣州。罗敌四个团利用我们侦察警戒不严密的弱点,偷渡赣江成功,钻进了赣州城。” 罗卓英为陈诚低价部队第11师的中将师长。 最后,罗卓英和外围之敌里应外合,打得红军在乱战中仓皇撤围。 这就是著名的赣州失败。 也正是这一战,让罗卓英这个敌师长进入了红军的眼中。
一年后,1933年3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草台冈战斗中,红军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把这个罗卓英好好教训了一顿。 3月20日,敌打先锋的吴奇伟二纵队前进到甘竹、罗坊、朱坊、新丰一线,而由第5军军长罗卓英指挥的一纵队,却滞留在东陂、五里排、草台冈这一线。 罗卓英指挥的,有敌李延年第9师和肖乾第11师以及刚从黄陂逃出的敌59师两个团残部。 在罗卓英一纵队后边,还有原属三纵队的敌79师两个团,滞留在宜黄至河口之线待命。 这样,国民党军形成了一个由西北转向东南的,长达三日行程以上的长蛇阵。 如何破敌?中央军委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不打头,不打尾,而打它的腰部——即选择驻草台冈一线的老宿敌——罗卓英部来打。 为了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红军专门派出红11军,在吴奇伟纵队的前面,迎头向敌人佯攻,吸引他们向东南方向前进,造成红军向腰部罗卓英出击的有利态势。
红军出击罗卓英的队伍分为左冀队和右翼队。左翼队由聂荣臻率领,下属红一军团、红21、22军和独立第5师。右翼队是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 21日拂晓前,各军团到达了制定的攻击位置。红一军团的红10师开始向敌人占领的黄柏岭前进。黄柏岭是紧邻草台冈南面的制高点。不攻下黄柏岭即无法攻下草台冈。红11师在红10师之后跟进。但是,红7师和红9师迟到了。九时左右,红三军团方向首先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红一军团于是赶紧下令红10师向黄柏岭发起攻击,红11师也迅速展开,协助攻击黄柏岭之敌,并断其退路。 一小时后,红9师赶到,再过一个小时,红7师赶到。 于是,两个师加入战斗,一起向黄柏岭发起猛攻。 黄柏岭之敌正是罗卓英最强悍的11师。他们居高临下,凭借优势火力进行顽抗。在战斗最激烈时,敌机也飞过来助战,到处扔炸弹。一颗炸弹正好掉在红一军团指挥部,气浪把几个主要指挥员全部吹倒在地。
但是,激战两小时后,战局就见分晓了。 红9师将当面之敌完全冲垮,与红7师一起会攻黄柏岭的残敌。因为仰攻,伤亡较大,但最后还是把黄柏岭上敌11师和59师残敌解决。 然后,红9师向东陂追击,协同红21、22军肃清其他据点之敌,并打击前来增援的敌第9师的。 这次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之后,东陂残敌于晚上乘暗夜逃走,战斗才结束。 这次草台冈战斗,红军一举消灭了陈诚靠它起家、素称没打过败仗的第11师,只逃走一个团,罗卓英的手下第11师师长肖乾和参谋长、32旅旅长均被击伤;另有三个团长被击毙;31旅旅长黄维坐着担架逃出了苏区。 战后,蒋介石和陈诚大发雷霆,罗卓英被免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