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人类语言或源自鸟类、猿猴语言[1P]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2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shen321 于 2014-6-13 22:06 编辑

据《生活科学》网站报道,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生活着一种银色长臂猿。这种动物濒临灭绝,他们最特别的地方在可以“唱出”较长的复杂“歌曲”,使用14种不同类型的记号——标记领地、向家人和潜在配偶传递消息。


人类语言或源自鸟类、猿猴语言


研究它们不仅出于人类的好奇心,更在于这种银色长臂猿身上或许隐藏着人类语言进化的线索。两位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在最新发表的论文《人类语言进化和当代语言本质假说整合(The Integration Hypothesis of Human Language Evolution and the Nature of Contemporary Languages)》中宣称,通过重新审视当代的语言,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是如何从更为古老且基础的通讯模型(例如鸟类和猿类)进化出现在的交流方式的。研究人员表示,我们从鸟类那里获取了语言中的旋律声部,从猿类那里学会了说有“内容”的话。大约在10万年以前,人类将这些能力融入自己的语言,并逐步发展为今天我们所听到的形态。

麻省理工大学日本语语言和文化教授、语言学家宫川茂(Shigeru Miyagawa)提到:“人类的语言是如何产生的?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弄个清楚。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设想出一个与实际最贴切的理论模型。”

具体来说,宫川茂和他的研究伙伴认为,重新分析后,现代语言的一些特性实际上体现出了其他动物语言的某些特性。也就是说,人类互相之间的交流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像动物之间的交流。

宫川茂补充道:“是的,人类的语言十分特别,但如果以正确的方式对它进行分割,我们会得到两个有限部分。这两部分在动物世界都有可以追溯。”

在过去的研究中,宫川茂曾经提出,人类的语言由两个层次组成:词汇层(传达语句意思)和表达层(与句子层次结构有关)。这一理念也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

鸟类能发出的声音不多,猿猴在表达特定意思时能使用的声音种类也不多。想要把这类通讯方式汇合在一起,构造出拥有无限表达可能的人类语言,似乎很有难度。但研究人员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人类语言中实际上存在“有限状态”的组成部分。人类与鸟类的祖先似乎都存在于3亿年以前,通过较为古老的猿猴建立了彼此的联系。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 12:59 , Processed in 1.451317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