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黄河东流去》苦难的河南农民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302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6 0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甘于苦难生活的河南农民,对命运进行着前仆后继的抗争。从师陀的短篇小说集《谷》、《里门拾记》到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罗卜》、《长夜》,直到李准的《黄河东流去》、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王纲的《天地玄黄》,一脉相承,几代中原作家一直在探寻、发现、赞美潜藏在河南人民身上的原始生命力。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河南人民率直、粗野、豪爽、侠义的性格,硬汉精神。他们决心结束苦难命运的果敢行动,构成了中原文化重获新生的精神支柱和雄厚基础。
春义和凤英是李淮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在黄水滔滔的大灾难中,他们相依为命,相亲相爱,在水上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当时他们在精神上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饿着肚子,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春义和风英,夜晚“他们凭着互相靠近的一点体温抵御着夜风的寒冷”。跑到咸阳,在自己的饺子铺开张以后的日日夜夜,凤英因为自己的辛苦经营获利,兴奋得眼睛闪光,而春义对于做生意却完全不能适应。为此,他们之间经常闹气。当听说黄河口子快打住的时候,春义对李麦说:“婶子,黄河口子快打住了,……我想着,月亮光再亮,也晒不干谷子,外乡再好,也比不上咱家乡,千行百行,庄稼才是正行,我想回家乡……”
对于远离故土的游子,故乡是心灵的慰藉;对于离乡背井受尽磨难的黄泛区农民来说,故乡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归宿。但这只是总体而论。对于春义来说,回乡情结中却也烙有中原文化小农观念的印迹。以犁耕文化为物质基础、带有小农经济特征的中原文化心理结构,具有超稳定性的文化心理倾向,在心态上的突出表现是知足常乐的内向性,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恋乡恋土情结。他们把一家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自己土地上的劳作,生活清苦却能够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他们缺乏改变这种世代承袭的生活方式的自觉性,也不愿意闯荡世界,对外部世界下意识地产生一种厌恶感、恐惧感。面对都市文化、商品经济,他们心情焦躁,手足不安。他们看不惯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手段,他们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保守的防御性的消极心态,使他们只能从都市中败下阵来,躲进几千年来中原文化给他们营造的那个破草庵,过着节奏缓慢、几近停滞的病态生活。春义和凤英的争论,不是个人品质和感情问题,他们对对方都有着足够的谅解和信任。他们的分歧在于:凤英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原有生活方式的落后性,她再也无法忍受农业文明对于个性的压抑和钳制;在都市里她看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她向往投入这种生活,哪怕再苦再累,她也要进入竞争的市场一显身手。她在都市里、在现代文明生活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和尊严,她要靠自己的头脑、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赚钱,实现自己的梦想。春义却完全没有跨越旧有的农民文明的版图,而凤英却果敢地走出了传统中原文化的消极阴影。这对爱侣的分手,有着固有中原文明在新的文明撞击下的蜕化、裂变的意味。李淮塑造的这两个人物,包含着他对中原文化的哲理性反思以及对更新中原文化的期待。
如果说《黄河东流去》、《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对中原人固有观念的反思还只是一种信号,那么张宇、田中禾、刘震云、李佩甫等人的一些作品则具有实质性突破的意义,完全可以看做是河南小说繁荣个先声。文学反思的过程,反映在中原人思想攀升的境界达到的高度。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5 13:13 , Processed in 1.382033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