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悠闲客栈 于 2017-7-1 17:35 编辑
本文作者:傅熊(Bernhard Fuehrer,1960年-),汉学、语文学学者,原籍奥地利。1990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1994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后曾任教于鲁尔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中国及亚洲内陆语言文化系。曾多次受邀至台湾大学、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均馆大学、名古屋大学等校担任访问学人。
在《哥伦比亚中国传统文学选》(1994)和《哥伦比亚简明中国传统文学精选》(2000)之后,《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想要扩充这两大(广泛使用的)读者群。由梅维恒主编,这一单册中国文学史的55个章节按照年代编排,同时穿插专题章节。实际上,仔细看一眼章节就会发现手头的这本书遵循了“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名言,也就是说文学、历史和哲学应该被放在同一个研究领域而不应分离开来。因此这里历史的视野远远超出传统上文学这一标题所包含的视野。人们在这样一本书中除了期待这些主题(各种类型和时期的诗、散文、小说、戏剧)之外,幽默、谚语和修辞历史和哲学性的书写、训诂学、文学理论和批评、传统小说评论,此外还有流行文学、信仰对文学的影响、女性角色和与非汉语言和汉民族人们(少数民族、朝鲜、日本、越南)的关系等也是个别章节的主题。
大部分章节由这些领域中的领头专家写就,信息量巨大但又简明扼要。此外,很多章节非常发人深思,以至可以激发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引向一个迄今为止被忽视亦或是没有太多记录的更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也可以被视为让近现代中国文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长远发展的一个潜在的主要推动力。由于这册书的目的是让普通读者更加清楚中国文学传统的丰富性,因此将多数章节称为对具体发展状况的概述可能会更合适,而这些概述则可能激发读者参阅更多专业出版物。
这册书的补充说明中包含大量的术语表、索引、对于延伸阅读的有用建议和一本在线文献目录。正文部分经过了精心编辑,人名上添加了个人简介数据,同时提供有书名和中文术语的翻译。
在课堂上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之后,我们可能要多说一句,对引用和资料来源的更详细的说明将更令人满意。出于实际的考虑,延伸阅读的建议不能替代重点突出且详细脚注和尾注。考虑到这本书的规模,以下情况或许可以得到理解:不提供类似的文档,但从读者——尤其是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引用来源的缺乏使得追溯特定作者的观点并将其置于更宽阔的汉学学术框架中研究比较困难。
尽管如此,《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确实是最全面的介绍中国文学——包括近代和现代文学——的单册书。不言而喻,没有图书馆可以承担不让这册令人印象深刻的书为读者所用的代价,而对中国文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中也没有人能够忽视这本全面且最激动人心的书。
本文发表在《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No. 178)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美]梅维恒(Victor H.Mair)主编 马小悟、刘文楠、张治 译 新星出版社7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描绘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各类景象,且以世界文明史、文学史为参照。年代跨度自远古迄当代,而叙述对象还包括了中国港澳台地区作家、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首次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为主题划分篇章,而第一篇章总括介绍中国文学的关键要素。每篇章内容以时间为序,独立成篇,其中涉及到的话题包括:相关作品的历史背景、流行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冲击、女性的角色、与少数民族文学语言的交流,等等。
主编简介:梅维恒(Victor H. Mair),1943年生,哈佛大学中国文学博士,著名汉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亚洲及中东研究系教授、宾大考古及人类学博物馆顾问,还担任京都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任教职;精通中文、日文、藏文和梵文,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汉学界最具开拓精神的学人,著述宏丰,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古史、敦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