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只有苹果员工可用的12 个秘密App [14P]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hui    时间: 2014-11-13 17:51
标题: 只有苹果员工可用的12 个秘密App [14P]

[attach]484104[/attach]
苹果是一家以保密性而著称的公司,新产品的开发要在设计主管Jony Ive 的机密实验室中进行,只有少数苹果员工能够进入。当一个苹果员工不小心把iPhone 4 的原型机落在了酒吧时,苹果要迅速地找回它,生怕记者和竞争对手们会用它来搞清楚苹果新产品的生产过程。
新入职的苹果员工们可以使用一整套的应用程式,来帮助他们互相交流、测试设备以及与使用者打交道。由于骇客们利用了iPhone 软体中的漏洞,以及电信公司不小心把测试设备发给一般使用者,我们得以窥探苹果的秘密,并发现其秘密应用软体的功能与样貌。
AppleConnect
[attach]484105[/attach]
AppleConnect 是一项仅供苹果员工使用的安全服务,他们可借此登入其他应用和服务。有趣的是,对内的苹果应用通常采用Android 风格的滑动密码模式系统(即用手指滑动出形状)以及一个正常的密码。
[attach]484106[/attach]
Daily Download
[attach]484107[/attach]
9to5Mac 最早于2011年发现了Daily Download 应用程式,它是一个为苹果员工提供的内部报纸,会向他们及时更新公司的动态。

GKTank
[attach]484108[/attach]
Tank是苹果开发的一个示范应用软体,用来展示Game Kit开发工具的功能,该软体的原始程式码也上传到GitHub上,以便开发者借苹果内部游戏来学习。

Inferno
[attach]484109[/attach]
如果你想测试某人的iPhone 手机的内部设定时,你会怎么做?好吧,如果你是一名苹果员工,​​你可以下载Inferno。它会对手机的硬体和软体运行一系列的检测,并且在手机达到温度临界点时会自行关闭。

MobileGenius
[attach]484110[/attach]
苹果「天才」(Genius)这一称谓通常会被授予在Apple Store 工作并帮助整修iPhone 的专家,而MobileGenius 应用能让他们查看使用者资讯,并记录在损坏设备上进行的测试。
MobileRadar
[attach]484111[/attach]
当苹果员工在iOS 中发现bug 时,他们会使用苹果的内部bug 追踪系统MobileRadar 对它进行归档。有趣的是,该应用的图示是一只食蚁兽,因为它们专吃虫子(bug)。
Operator
[attach]484112[/attach]
这是一个用于测试在iPhone、iPad 和iPod 中发现的各种组件和感应器的应用软体。在这个程式内部藏着几个「复活节彩蛋」,在使用者不小心拿到测试设备后已经被发现。比如,序列号功能的图示是一个麦片盒子。
Operator 软体还包括了INXS 乐队的四首歌Need You Tonight、New Sensation、The Gift 和What You Need 的片段。在苹果内部似乎有人是INXS 乐队的粉丝。
Receipts
[attach]484113[/attach]
如果一名苹果员工和商业伙伴共进午餐,他们会用iPhone 拍下收据的照片,然后把它录入Receipts 应用中。该应用提供了一个客制化的开销解决方案,可以自动计算员工的业务开销。
Red Zone Mobile
[attach]484114[/attach]
RZM 被Apple Store 的经理用来和其他零售店以及之前数年的业务表现进行比较。目前没有任何关于该应用的截图被公开过,可能是因为它会显示内部的销售讯息。
Switchboard
[attach]484115[/attach]
这是仅供员工使用的Apple Store,苹果员工可以用它来下载工作应用软体并保持更新。和其他内部应用软体一样,它使用Android 风格的手势以确保更多样的安全性。
TouchFighter 2
[attach]484116[/attach]
TouchFighter 2 是苹果员工为了测试iPhone 加速计而开发出的一款测试游戏。玩家通过倾斜手机引导飞船躲避太空碎片。
UniBox
[attach]484117[/attach]
我们已经知道为了回覆经理的邮件,苹果的员工经常要工作到凌晨。UniBox 可能是他们使用的应用软体之一。它会向员工的手机发送苹果的相关通知,而且​​也可以被当用公司的语音邮件客户端。







欢迎光临 (http://162.241.138.223/)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