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书评] 《盗墓笔记》相关问题置疑

[复制链接] [已阅至3楼]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论坛游魂 于 2015-5-15 10:53 编辑

《盗墓笔记》相关问题置疑
.
.
  这些年看小说,《盗墓笔记》总是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但自从看了《鬼吹灯》后,我总是觉得没有能超过天下霸唱的盗墓小说了,所以提不起任何兴趣再看其它的。我多次说过,我看小说是很挑剔的,一般看完一两章后还进入不了状态,就会放弃。促使我看《盗墓笔记》的原因是对小说的誇张介绍,我想看看这部受到众人追捧、作者因此获得巨大成功的小说的亮点究竟在哪里。但看过后,给我的却是失望,我放弃了继续阅读。下面是对前两章原文的一些置疑。
.
  原文1:“五十年前,一群长沙土夫子挖到一部战国帛书,残篇中记载了一座奇特的战国古墓的位置……”——《盗墓笔记》内容简介
  置疑:书中所指的五十年前,应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的盗墓者文化素质应该不是很高。然而,他们却能看懂用繁体象形篆文写的古文字,还能从残缺不全的文字残片中,将此事写成了盗墓笔记,可见他们应该能与当时的考古学家相比美。这样高素质的人才居然没有工作,干起了掘坟盗墓的遭人唾骂的勾当,这不能不说是对当时社会用人制度的一大讽刺。
.
  原文2:“想到这里,他把心一横,一边后退,一边把腰上别着的一支匣子炮已经拽在手里,开了连发……”——第一章 血尸
  置疑:文中多次提到这伙盗墓者拥有枪支,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不相符的。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的枪支管理是极严的,农村除了民兵有枪,其他人是搞不到枪支的。盗墓者随便一人就有一把“匣子炮”,蒙谁呢?坑爹也用不着不用本钱地骗吧?
  作者还提到,“老三”的那把“匣子炮”,是在某军阀的墓中盗取的,且不说当时的中国民间已经禁绝枪支,就是葬于地下的枪支也是极易锈蚀的,几十年后挖出来还能用?
.
  原文3:“那几年不知道长沙一带有多少人饿死,可就他们那村一个都没死,还一个一个都吃得油光满面的,那可全是靠着用挖出来的东西跟洋人换粮食吃才能这样的。”——第二章 五十年后
  置疑:这是一本很不严谨的书。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了解,导致了很多“黄腔”。作者所说的饿死人的年代,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粮食关”时期,那正是反帝反修浪潮的高峰时期,可以说,很少有外国人在中国临时居住或定居的,把盗墓得来的古董卖给外国人,还换粮食吃,这不是鬼扯吗?粮食属于国家统购统销物资,全国人民都在饥饿,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啊?
.
  结束语:好了,置疑到此为止,不是我不想看这本书,也不是我不想继续置疑,而是没有兴趣再继续看下去,因为短短的两章就这么多漏洞与破绽,而且一写还是八、九卷,这实在是不配有那么高的评价和上千万的收入。我不知作者或经纪人是如何进行商业运作的,但至少在小说商品化这一块是成功了,值得祝贺!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323389227 )

GMT+8, 2024-12-4 09:04 , Processed in 1.866687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