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探讨奸杀案背后的社会根源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600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4-5 0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  [法] 伊凡·雅布隆卡 陈新华  中信出版集团

  2011年,法国西部的波尔尼克发生了一桩奸杀案,年仅18岁的少女蕾蒂西娅,凶手将她肢解后,弃尸在相距50公里的两个池塘中。这样一桩“平凡”的案件引发了当时的总统萨科齐的关注,他的演讲甚至引发了波尔尼克地区法官的罢工——前所未有的国家事件。

  时隔五年,由法国历史学家伊凡·雅布隆卡(Ivan Jablonka)写就,探讨蕾蒂西娅被害事件的《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斩获2016年美第奇奖,成为唯一入围龚古尔文学奖的非虚构作品。——蕾蒂西娅得以在今天走入我们的视线。

  如同作者雅布隆卡在序中所言,“在这则引人注目的社会新闻中,蕾蒂西娅就是那个受害者,但除此之外,人们对她又有多少了解?谈论她的文章和报道数以百计,但都只涉及她失踪的那个晚上和其后的庭审。她的名字虽然上了维基百科,但也只是出现在凶手页面上‘谋杀蕾蒂西娅·佩雷’的一栏里。她无意间让杀害她的人声名远扬,自己却黯然失色,沦为犯罪行径的一个结果、罪恶世界的一次胜利。”蕾蒂西娅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她的父亲强奸了她的母亲,她的养父侵犯了她的双胞胎姐姐,她最终悲惨地死去——被萨科齐利用大作政治文章。媒体和公众集中关注案件的残酷性和司法改革,而对蕾蒂西娅和她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缺乏探讨。所以作者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采访了与此案有关的人物,在此书中重建了蕾蒂西娅的人生及其遇害的整个过程。蕾蒂西娅,她关乎儿童的脆弱和女性承受的暴力,以及我们如何理解一起社会新闻。

  [作者简介]

  伊凡·雅布隆卡(Ivan Jablonka),1973年生,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作家,致力于儿童与青年研究,发表著作十余种,包括《我无缘得见的祖父母的历史——一项调查》《大屠杀中的儿童》等,前者荣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基佐奖。

  [编辑推荐]

  ⦁唯一入选龚古尔奖的非虚构类作品;斩获2016年美第奇奖、《世界报》文学奖、奖中奖等。

  ⦁当代版《悲惨世界》。

  作者展现了一个当代法国孤女戛然而止的一生,也以此为契机展现了法国当代社会的阴暗面:弃儿的悲惨命运、女性所遭受的暴力。同时反思了法国的儿童护理制度、累犯监管制度、媒体报道的媚俗以及政治领袖的非理性等,从社会的角度追踪罪恶的根基。

  [媒体评论]

  这个故事充满激情地质疑了我们眼前建立起来的社会,质疑了它的人性界限。——《费加罗夫人》(法国发行量最大、最畅销的女性杂志)

  序

  蕾蒂西娅·佩雷是在2011年1月18日至19日之间的那个黑夜里遭遇绑架的。这位受害人是一个18岁的女服务员,住在大西洋卢瓦尔省1的波尔尼克。她有一个孪生姐姐,两人都被安置在那儿的一户寄养家庭里,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凶手在两天后就落网了,但人们花费数周时间才找到了蕾蒂西娅的尸体。

  这桩案件轰动了整个国家。共和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批评了对凶手采取的司法监控2,他还对法官横加指责,扬言要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相应的“惩罚”。他的言辞引发了法官们的罢工—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运动。2011年8月—案中案—寄养家庭的父亲因对蕾蒂西娅的姐姐实施性侵而被绳之以法。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不知道蕾蒂西娅本人是否也遭受过强奸,如果确有其事,那么实施者是她的养父还是凶手?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则社会新闻都非同凡响—事件掀起的震荡引发的传媒和政治回响,为寻找尸体而动用的手段之重要性,全部调查花去的12个星期,共和国总统的介入,法官们的罢工。这不是一桩简单的案件:这是一起国家事件。

  在这则引人注目的社会新闻中,蕾蒂西娅就是那个受害者,但除此之外,人们对她又有多少了解?谈论她的文章和报道数以百计,但都只涉及她失踪的那个晚上和其后的庭审。她的名字虽然上了维基百科,但也只是出现在凶手页面上“谋杀蕾蒂西娅·佩雷”的一栏里。她无意间让杀害她的人声名远扬,自己却黯然失色,沦为犯罪行径的一个结果、罪恶世界的一次胜利。

  杀人凶手对“他的”受害者施加的权力体现在:他不仅夺走了她的生命,还支配了这一生命的轨迹,从今往后,它面向的是致死的会面、无法回头的宿命之旅、夺命的一击、对尸体的凌辱。死亡夺取了她的生命。

  我对一味吹捧凶手却贬低了受害者的犯罪故事并不关心。故事里的凶手抛头露脸,他要么喋喋不休,要么悔过自责,要么就是自吹自擂。自庭审起,他就成了焦点人物,不是英雄却胜似英雄。我想反其道而行之,让女人和男人从他们的死亡中脱身而出,和致他们丧命的罪行一刀两断,直抵他们人性的深处。我不是要把他们当作“牺牲者”来尊敬,因为这还是将他们定格在生命的终点;而是将他们复原为活生生的人,为他们作证。

  我的书里只有一个英雄—蕾蒂西娅。我们心念所系,就是让她复旧如初,重拾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如同一次回归之旅。在蕾蒂西娅·佩雷的有生之年,她对记者、对学者、对政客而言都无关痛痒。为什么现在要为她写一本书?命运如此怪异,一如这转瞬而逝的名望。在世人眼里,她诞生之时就是她死亡的那一刻。

  我想指出的是,一则社会新闻可以作为一个历史对象来加以分析。一则社会新闻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实”,它也不具有“多面性”。相反,蕾蒂西娅案件掩盖了人性的深度和某种社会状态—破碎的家庭、孩子的隐痛、过早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还有19世纪初叶的国家,包括穷人的法国、城市边缘地带、社会的不平等。我们发现了调查的机制、司法机构的转变、媒体的作用、行政机关的运作,以及如同情感修辞一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逻辑。在一个变动的社会中,社会新闻就是一个地震中心。

  但是,蕾蒂西娅的重要性并不只是取决于她的死亡。对我们来说,她的生活同样重要,因为她就是一个社会事实。她身上体现了两种比她自己更重要的现象:儿童的脆弱和女性承受的暴力。在蕾蒂西娅3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强奸了她母亲;接着,她的养父侵犯了她的姐姐;她自己就只活了18年。这些惨剧提醒我们,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上,女性正遭受着辱骂、骚扰、殴打、强奸和谋杀。在这个世界上,女性并不拥有完整的权利。在这个世界上,受害者忍辱负重,以沉默来回应暴戾和殴打。在闭门庭审上,缺席的总是这些死去的人。

  蕾蒂西娅,一个快乐的花季少女,她向来惹人怜爱,最后却像牲畜一样地死去了,这绝非出于某种命定之理。但是,从童年时代起,她就流离失所,无人关心,惯于生活在恐惧之中,这个漫长的脆弱化过程既为她悲剧性的结局,也为我们整个社会提供了注解。为了摧毁某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光是杀死他还不足够。必须首先让他出生在一个暴力横生和混乱不堪的环境里,剥夺他情感上的安全感,破坏他的家庭,接着把他安置在邪恶的寄养家庭里,对他不闻不问,最后,当一切都结束之际,用他的死亡大做政治文章。

  我并不认识蕾蒂西娅,但声明这一点已经无关紧要。因为有赖于那些爱过她的人—父母、朋友、同事,以及那些重现了她最后时刻的人—法官、警察、专家、律师、记者,我已经和她相识了。我的调查就是从他们的调查中诞生的。因而这是一份汇总性的调查,建立在一些人的眷恋和另一些人的工作之上。要理解蕾蒂西娅的一生,便意味着要追溯其过去,直至她和其他孩童没有差别的时候;也要描述使她消失的绑架和谋杀。这是一部和犯罪调查纠缠在一起的生命史,一部在身后延展开的传记。

  遭受虐待的婴儿,被遗忘的儿童,受安置的女孩,羞涩的青年,自力更生的年轻女子,这就是蕾蒂西娅·佩雷,她并不是生来就注定要成为凶手生活中的一次波折,或者萨科齐时代的一次演说的主题。我幻想蕾蒂西娅远走他乡,在一个称她心意的地方隐居下来,从此销声匿迹。我幻想的不是死者的复活;我试着去记录生命沉入水底之际,在水面上留下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波纹。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1 01:14 , Processed in 1.17931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