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大中华] 访古台州椒江 | 章安老街,台州文明自兹始,长街古韵饱风霜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3270

灰金v1_05灰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铜v1_05紫银v2_05紫银v1_01宝血灵晶灰铜v3_01紫铜v2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15 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桥东街

章安地处椒江市北,与市区隔江相望。翻开章安的历史,足以让人感到惊讶,从《汉书》《三国志》到沈莹笔下的《临海水土异物志》,从《宋书》 《陈书》到陈耆卿编纂的《嘉定赤城志》等史志中,无不以大量的笔墨,描述往日章安的繁荣与盛衰。
公元230年2月24日,吴大帝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余人的船队,从章安启程,在台湾的南部登陆。这是正史上关于台州与台湾海上直航的最早记载,是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且最大的历史事件。这一海上航行事件,比郑和下西洋(公元1405年)早1170多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公元1492年)早1260多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章安的历史是从章安桥开始的。根据史料记载,章安桥位于章安古城的南门。六朝刘宋时期孙诜所著的《临海记》即称“章安县南门有赤栏桥”。自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章安设置回浦县,东汉光武帝时(一说章帝章和元年)改为章安县。三国吴少帝太平二年(257)设会稽东部置临海郡,到唐武德八年(625)归临海,基本上皆为郡(临海)县(回浦、章安)的旧治。




方隆盛

章安老街,是章安的一道风景。古香古色的街面,虽然狭窄,却饱经风霜。老街全长660米,呈东西走向,以章安桥为界,把整条老街分成东西两部分。一半属华景村,一半属回浦村。老街300多间房屋大都是木结构,狭长的街道东西延伸,粉墙黛瓦,老字号的招牌依稀可辨。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的章安桥,长30.9米,宽4.9米,架在回浦河水上,章安桥是章安的中心,以桥为分界,两边称为桥东、桥西,现在人们还习惯上这么称呼。




章安桥抱鼓石

章安桥,始建于东汉末年或西晋初年,初建时为木构建筑,因桥的栏杆朱赤,故又名赤栏桥。现存的桥是乾隆年间建造,石头结构,桥上形态各异的石狮子,风吹雨打,早已失去了雄风与霸气。
章安街227-229号,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的百年老店“方万盛药号”。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台门上石匾额刻榜书“方万盛”,门楣框上镌刻“壶里天”,款署“丙寅之春,周璜书”,周饰和合仙子、八仙过海、凤凰等吉祥图案。周璜(1843-1875),字朝玉,号蓝生,为清咸丰九年第八十三名举人。进台门有营业房二间,内已改建。西边住宅小三合院,马头墙,正屋及东西厢各一间楼房,内设小天井,二楼花窗、栏杆等木雕饰精美,北面临街,正屋面宽三间,称“石库门”、“屋里店”。如今门窗紧闭,早已歇业,成为民宅。




方氏民居

往东走几步,对面斜角是另一家百年老店“方隆盛药号”,门牌号为章安街263号,这家店坐北朝南,硬山顶,占地面积263平方米,属四合院式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朝南墙门店,粉墙台门,门里小天井,三间店面成凹字形,面向小天井。店堂里摆放着整洁的柜台,古香古色。进入店堂,有医师和售药人员,百年老店仍在正常营业。方隆盛药店,至今仍坚守着“老字号”的招牌营业。
过章安桥向西行,街北朝南的“公济医院”建于民国初年,是椒江北岸最早的一家西医诊所。公济医院在章安街290号,这家医院是中西合璧式建筑,二层砖混楼房,前厅面宽三间,为门诊用房,后进为科室所用。台门额墨书“公济医院”字眼。这家医院占地约260平方米。原主人吴肖民系黄岩人,民国初年毕业于英国传教士白明登的临海台州恩泽医局附校。当时,章安没有西医,当地绅士商人请他来此地开设诊所。先开在长嘉屿山上营业,不久租在叶义大染坊对面。后来,章安绅士商人等聚会大洋120元,助他在现址造屋开诊就医。因为靠众人帮助,医院取名为“公济”。




叶义大染房匾额

再往西是“叶义大染坊”,高高墙体,“绸缎布庄”四个巨擘大字,上嵌“叶义大”石匾。桥西村回浦路廊那里还算热闹些。路廊墙面上的“进退通达道远近过逍遥”题字,你如仔细看可发现这几个字全是走字底的,人们记住它不仅仅因为文字上的技巧,更在于它表现了一种人生的乐观与豁达。




叶氏宗祠

再向西拐弯就到了双街“叶家祠堂”。叶家祠堂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为四合院式,坐北朝南。进门为歇山顶戏台,三开间硬山顶接两厢房,门厅悬 “叶氏宗祠”和裔孙叶绍春“提督军门”匾。回浦村里数姓叶的人最多,祖先是从临海马头山浦口迁移过来的。东西两厢二楼宽敞明亮,栏板旁边摆有木条凳供人们坐着看戏。




祠山庙
街内有四祠(卢氏、叶氏、章氏、林氏宗祠)、二阁(两座文昌阁)、二庙(东岳庙、祠山庙)、二坊(洪氏贞节门坊、柯氏“彤管扬徽”节孝坊)、一桥(章安桥),章安原先有洪、童、林,后有卢、叶、乔、章等姓氏聚居繁衍聚族。清至民国的商铺店号林立,桥西街有张鼎丰南北货、叶义大染坊、福星医院、公济医院、王同德南北货、永成百货、五州药房分销处;桥东街有方隆盛、方万盛、丁春生、同仁春、方亦仁诸药号、南北货方鼎盛;糕点有张鼎丰、卢聚元、益生、叶顺利、卢福记;百货有叶宰登、池锦春、叶合利;杂货有叶元亨;典当有黄裕泰;染坊有余永丰、余永盛;酒坊有卢阜昌、卢聚元、李福兴,还有卢庆祥号时样首饰、崔源丰等商家店号和百年老字号,也保留着当年的兴盛气息。
今老街内有 “余永盛”染坊旧址,与“方万盛”号隔壁,建筑式样相同。台门上嵌石匾,额榜书“永盛号”,门楣框上镌刻“云中锦”,款署“丙寅夏日,王吉寅书”。王吉寅(1830-1913),字宾谷,邑庠生,居临海巾山麓,书学颜鲁公。桥东“余永丰”染坊石龙门框镌题 “色施五彩” ,桥西“叶义大”染坊石龙门框镌题“彰施五色”,两家主人极具雅气,更显特色。
章安街215号民宅是依附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立的洪氏孝节门坊下,顶上露出的衡石题“旌表处士林裕臣妻洪氏贞节之门”,署“乾隆岁在乙丑正月,乾隆岁在丁卯腊月吉旦立石”,坊柱残石沐浴沧桑,掩映民宅之中。




蔡殿魁故居

街中咸丰二年(1852)祠山庙,屹立桥畔,高悬“古邑祠山”匾,旧立有南宋景炎间《赤栏桥碑记》,今佚。同治十年(1871)进土蔡殿魁故居“蔡家里”;民国十二年(1923)建的“林氏宗祠”,祠内悬挂为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阳月岁贡林云葩立的金字“乡进士”大匾。街外尚存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回浦闸、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鳌峰闸等古迹。
金鳌山,为章安东南屏障,历代文人题咏甚多。山上旧有祥符寺(又称善济院),设有高宗御座,宋高宗驻跸之胜地。唐开元八年(720)建的灵穆寺双塔,北宋乾德五年(967)重建改名祥符寺塔和南宋石 讲学的观澜书院,山之东麓有元代状元泰不华篆书题额的“蘸金洞”。桥东街外下塘头之洋大道上立有清嘉庆八年(1803)柯氏“彤管扬徽”节孝坊(1966年拆毁),白石坊额和青石抱鼓石尚存。




章安古桥
章安的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如六朝时期,东晋台州正史列传第一人任旭,晋名臣褚裒,农民起义首领孙恩,东晋临海郡太守郗愔、三国吴太平三年(258)孙权之三子孙奋,贬为庶人,谪守封章安候、西晋章安令成公绥、天台宗五祖章安大师灌顶、著写《天台山赋》的孙绰、“平生为诗数千篇”的宋代诗人杨蟠、驻跸章安的康王赵构、脱险过台的文天祥、章安填词的李清照、台州大儒石 、赤城名志总纂陈耆卿、元代词人于演、朱右,明代戚继光、清代史地学家齐召南、康乾盛世“一门三才女“叶素娘、吴蕙芳和吴茜云母女、书画大家赵之谦、官浙闽提塘总理塘务的武进士蔡殿魁……他们或为官、或君临、或寓寄章安。以章安命名的北宋杨蟠《章安集》,清咸丰十一年(1861),客章安赵之谦的《章安杂说》,清临海著名学者黄瑞《金鳌山志》等文献著作留存于世,成为历史名篇。




章安老街

走进章安老街,体味喧嚣中的宁静,感受曾经的兴衰与繁荣,漫长历史岁月,匆匆流逝,章安当年的风光早已不在,而留存下来的建筑,让人深刻感受古街当年的风韵。

古村记转载编辑自网络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323389227 )

GMT+8, 2024-12-1 10:17 , Processed in 1.73176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