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左是药,往右是毒”,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安全使用呢?以下五项原则建议遵循: 1、优先选用小儿专用中成药 小儿专用中成药是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进行药物成分设计的,相对安全些。专供小儿服用的中成药,大多在药名中有“小儿”、“娃娃”或“儿童”等字样,以和成人药相区别,例如小儿消食片、小儿感冒冲剂等。有些是在包装上画有小儿肖像或直接注明小儿用药,这些都可供选用时参考。 2、非小儿专用中成药,注意用药剂量 有很多药物没有小儿专用剂型,如抗感染类药物——蒲地蓝消炎性口服液和抗病毒口服液,又如止咳类药物——肺力咳、蛇胆陈皮口服液,这时家长往往只有考虑非小儿专用剂型了。有些非小儿专用中成药未在说明书内写明小儿用量,这时家长如果随意给药,容易导致小儿用量过大或用量不足。这时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发布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用药,一般情况下,3岁以内服1/4成人见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3、仔细查看药物适应症,不要被药品名称所迷惑 选药时家长要仔细查看药品成分和适应症,不要被药品名所迷惑。比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于药品名称中有“消炎”二字,不少人认为它有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但实际上它的主要成分为是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其适应症为清热解毒、消肿,主要针对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而非细菌性感染,因此它并不能替代抗生素发挥杀菌作用。 4、有些中成药,要尽量避免使用 有些含有毒副作用的中成药,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副反应,如朱砂安神丸口服可引起口腔炎、蛋白尿及严重的药源性肠炎;牛黄解毒片口服可引起过敏性血小板减少、过敏性膀胱炎和过敏性皮炎。这些反应虽都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都较严重,类似上述药物应尽量避免给小儿使用。 5、应尽量单用一种中成药 从用药安全的角度考虑,尽量服用一种药,不要两种甚至三种合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药注射液成分较为复杂,可能导致患儿过敏,一般情况下医生也会慎重使用,首选外用或口服途径给药。 最后,温馨提示:为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建议家长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购药,并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