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1962—1970 书名:《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1962—1970》 作者:【英】史蒂夫·特纳 译者:吴杨 ISBN:978-7-5327-7414-2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字数:225千 开本:大32开 装帧:法式精装 定价:168元 上架建议:名人传记 【内容简介】 《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1962—1970》收录了一百多幅珍贵照片,详细记录了披头士乐队1962年到1970年录制的歌曲以及歌曲背后的故事,展示了披头士创作的心路历程。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从1962年至1966年披头士初创,第二部分是从1967年至1970年披头士解散。 是谁“年仅17岁”,就让保罗“心花怒放”?真有埃莉诺•里格比其人吗?“潘尼巷”在哪里?“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的灵感来自何处?从第一首大热歌曲“爱我”和第一张专辑《请让我愉快》开始,特纳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披头士神话,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引领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披头士亲自创作和录制的每一首歌曲背后的故事。 【作者/译者简介】 史蒂夫•特纳,英国著名记者、传记作家、诗人,曾写过《一个叫现金的男人:一个美国传奇的生活、爱情和信仰》、《麻烦男人:马文•盖伊的生死》、《披头士福音书》等作品,还为大批主流音乐杂志撰写文章,如美国的《滚石》杂志,英国的《新音乐快递》等。 【前言】 本书讲述了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我将其定义为由披头士乐队亲自创作和录制歌曲背后的故事。本书研究的是歌曲的创作手法、创作原因、创作地点及灵感来源。 如上所述,本书既没有记载披头士乐队录制歌曲的方法,也没有涉及他们在录音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因为马克•拉维生已经在《披头士录音全集》中阐述得很清楚了。本书也没有深度剖析披头士的音乐。如果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请参照威尔弗里德•梅勒斯教授的《诸神的黄昏》(斯戈摩尔出版社,1973年),或多米尼克•佩德勒的《披头士歌曲创作的秘密》(精选出版社,2003年)。 伊恩•麦克唐纳写的《头脑革命》(第四等级出版社, 1994年)也堪称典范。麦克唐纳同本书作者一样,一首歌一首歌地分析,而且,他对六十年代流行音乐有着无与伦比的洞察力和深入了解。 这也不是一本阐述披头士“到底在说些什么”的书。尽管我已经列出了许多歌曲的概要并提及了我认为影响创作立场的心理因素,但是阐释的任务还是留给他人来做吧。如果你想知道保罗在说什么,请参照霍华德•德威特的《保罗•麦卡特尼:从利物浦到“顺其自然”》(视野出版社, 1992年)等书,或者,如果你想要了解约翰的思想发展轨迹,请读约翰•罗伯森的《约翰•列侬的艺术与音乐》(精选出版社, 1990年),或是大卫•斯图尔特•瑞恩的《约翰•列侬的秘密》(科兹米卡出版社,1982年)。 我只是在试着讲述每首歌是怎样产生的。也许是一个音乐灵感,例如模仿史摩基•罗宾逊①的创作风格;也许是一个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句子,例如激发约翰创作“穿越宇宙”的那句“忧伤的池水,喜悦的浪花”;又或者是一场事故,例如社交名流塔拉•布朗尼的去世,促成了歌曲“生命中的一天”中一段的创作。 这些故事主要来自于披头士自己的讲述。1971年夏天,即《想象》发行前不久,我有幸见到了约翰,并在位于萨维尔街的苹果办公室里对约翰和小野洋子进行了采访。我记得我称赞他说,在经历了一段紧张的治疗后,他所发行的新歌带有浓厚的个人风格。“我的歌曲一直是个性化的,”他回答说。“‘救命!’是这样,‘你得藏起你的爱’是这样,‘我是一个失败者’亦是如此。我一直是这种风格。”直到1992年,我才见到保罗,当时我正在帮助琳达为她的摄影集《琳达•麦卡特尼的六十年代:一个时代的肖像》撰写文本。我曾希望保罗会谈谈他的记忆,但是他决定不参与这个项目,而且也无暇一心一意地去做。然而,他确实指出了一些我收集的故事中与事实不符的地方,对此我进行了校正。 披头士们自己做的歌曲评论才是最可信的。从1963年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一本披头士剪贴簿至今,我收集了大量发表的访谈记录,这些为我提供了广泛的写作素材。不全的地方,都在伦敦国家报纸图书馆和国家有声档案室中找到了。有七份珍贵的书面材料,我反复查阅,如果没有它们,我都不知道如何开始。这七份书面材料按照出版顺序,依次是: 1967年11月26日发表在伦敦《观察者》杂志上的艾伦•艾尔德里奇对保罗•麦卡特尼的采访记录,名为“披头士邪恶歌集的大师导读”;亨特•戴维斯1968年创作的《披头士》;迈克•亨尼西1971年10月2日发表于《唱片镜子》的“列侬: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自然作曲家”(1972年4月,在《流行唱片目录》中再版);1971年简•温乐编写的《列侬回忆》;1980年乔治•哈里森写的《我》;1981年,《花花公子》对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的采访,以及巴里•迈尔斯在1997年出版的《保罗•麦卡特尼:许多年后》。另外,还有两个专门讲述歌曲创作的广播系列节目: 1989年在英国广播电台第一频道播出的麦克•瑞德的《麦卡特尼眼中的麦卡特尼》,以及在美国发行的《列侬遗失的磁带》,这是约翰私人珍藏的样本录音,获得小野洋子的许可后,才首次向听众播放。 尽管以上资料提供了详实的信息,但是我还是不了解故事的全部。许多轶闻早已广为人知。我想要采访那些歌曲创作过程中在他们周围的人,或者歌曲塑造的人物原型。我还想寻找那些给予他们灵感的新闻故事,那些他们从中摘词择句的书籍以及激发创作灵感的地方。我甚至想让依然健在的披头士成员们大吃一惊,因为我知道他们也不了解凯特先生②到底是谁,也不知道激发“她正要离家”创作灵感的小女孩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① 史摩基•罗宾逊( 1940— ),美国诗人、制作人、歌手, 6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灵歌音乐家之一。 ②此处指披头士的一首名为“为凯特先生的善行”歌曲中的主人公。 如果约翰和乔治不将他们的日记、信件和工作笔记公之于众,保罗和林戈也不坐在麦克风前,分享记忆中有关披头士录制的二百零八首歌的点点滴滴,关于这一主题的权威书籍也就无从写起了。然而,在可预见的未来,约翰的材料将继续被封存在保险库里,因为其中许多内容涉及到还在世的人,小野洋子认为这些资料过于敏感,不能公之于众。所以说你要是想看健在的披头士成员能够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的话,那个六集的电视剧《披头士精选集》以及附带的所谓披头士“传记”,一定会让你失望的。 这就是编写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或许,它能使我们最近距离地了解披头士是如何施展创作歌曲的魔法的。 史蒂夫•特纳 1998年11月和2005年3月,于伦敦 重要评荐: “我是《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1962—1970》这本书的铁粉。这是一本具有启示性、令人心生谦卑的作品。” ——博诺·沃克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