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读书周] 《悟空传》完美解读(下阕)——史上最详细的情节解读

[复制链接] [已阅至5楼]

青铜会员 - 等级≥州判

绿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悟空传》完美解读(下阕)——史上最详细的情节解读


  这书不大好懂,看了两遍,费了不少脑细胞才看明白。看完第一遍时,本想偷偷懒,看点儿现成的分析,以求贯通,不料在网上找了几篇,不是逻辑混乱、错谬百出,就是“语死早”系列,词不达意,看得反倒更加迷糊了,最后只好自力更生,再看一遍原文,自己参详。有鉴于不堪之现状,觉得可能会有其他人也陷于和我一样的无助状态,便决定花点儿时间,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方便后来的同道。此外,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借此贴与诸君探讨一二,领略不同的思路。书中有几处我未能参破(标*处),若有已然明澈的达者,还望不吝指教。
  本书中存在大量的倒叙和插叙,导致时间线比较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解障碍,因此本文并不与书同步,而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陈述。
  《悟空传》的版本比较多,我看的是口碑最好的修订版(十周年版之类评价不高),也就是今何在新浪博客中的版本,下面的分析也以此为据。


一、学艺


  天地之灵气蕴育出一块石头,从中现出一猴。起初石猴的生活并不如意,被其他猴子打,被豹子追,而且常处生死边缘,朝不保夕,时刻忧惧死亡的降临,这种饱含苦难的生活状态令他将价值观树立为:“我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仙诸神,见我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换言之,就是得到力量,并凭仗实力而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且不再受人威胁管束,从而得到自由。此外,石猴眼见身边不断出现死亡,心中不畅,决定“去找到那力量,让所有的生命都超越界限,让所有的花同时在大地上开放。让想飞的就能自由飞翔,让所有人和他们喜欢的永远的在一起。”
  出于以上三种动机,猴子远赴海外寻求力量,最终拜散仙菩提为师,得名孙悟空。菩提是如来的弟子,金蝉子的师弟,实力天下第三。菩提“和如来教旨不同,如来主修来世,他却要修今生”;而且菩提不喜欢研究经义,看见就烦(“我宁愿在这里,对着山野唱唱歌,和花草松鼠说说话,想想生死的道理,这佛法经论,我却已忘了,去了讲不出来,怕是师尊又要生气”),因此和老师尿不到一壶,遂远避于海外。
  如来之所以主张修来世,就是为了蛊惑大众,好让他们今世老老实实接受不公平的命运,不扎刺闹事,这样统治才能稳固。而灵山诸佛整日钻研讨论的所谓“经义”,其实就是如来整出来的一套惑众理论,众佛对此盲从盲信,丝毫不加质疑,更不敢提出新的看法,就如同红卫兵钻研《毛主席语录》一般,无聊至极,菩提自然对这种傻子般的愚蠢行为深感厌恶。菩提之所以能和灵山的其他神佛态度不同,是因为其实力极强,对天道的掌控程度很高,很多东西一眼便看得明澈,自然不像众愚民那样容易忽悠。同理,功力天下第二的金蝉子也能一眼看穿如来编造出的那套骗世言论,而且更为明澈,因此也对如来的佛法深恶痛绝。
  师兄弟二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金蝉子胆子大,正义感强,关心其他百姓的疾苦,眼见世事不公,百姓惨遭如来和天庭鱼肉,便不能容忍,准备正面挑战老师。而菩提则生性怯懦,自私狭隘,毫无担当,也不关心他人死活,只想着独善其身。他避居海外,装出一副潇洒超然的样子,似乎生来就喜欢这种恬淡的生活,正在自得其乐,其实那不过是做给其他人看地,其心中也颇觉压抑不舒,只不过自知并非老师对手,和金蝉子联手也没有胜算,这才不敢造次。
  孙悟空得菩提授艺,武功大进,他“问师父我是不是从此可以不害怕了,那个老混蛋就摇头一直一直笑,笑的我直想揍他。回来后我发现真时再没有东西可以伤害我了,我高兴的要发疯了。可是好景不长……”菩提之所以摇头而笑,是因为深知孙悟空的实力尚不及自己,和如来更是不能比,根本就没有嚣张的资格,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二、屈膝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很快便发现,虽然自己的实力已然甚强,但这世上还存在更强大的力量(即天庭),主宰着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生灵的命运,而且已经订好了各种规矩,自己不得不遵守,遂激起了叛逆之心。神功大成的他此时已按捺不住恣意横行的渴望,遂开始破坏规矩,“勾销了生死簿,还把所有九幽十类皆除了名,从此天下灵长,皆长生不死,世间一片生机,以为从此无忧无虑了,没想到……”作为统治者,“神仙原来是容不得世上有能自主自命的灵物的”。以如来为首的众佛和天庭众神均以正统自居,将自己无法控制(有可能威胁到统治)的生物统称为妖(投靠统治层的怪物们则不被视为妖,如哪吒),不仅在宣传上进行丑化(以致于天庭的人都觉得妖是作恶多端的怪物),更发兵讨伐,欲图剪灭,于是被从生死簿上除名的众妖便被迫成为了天庭的对立面。
  孙悟空对天庭的这种专制行为非常愤恨:“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要有神仙?为什么天下万物的生死都要由他们掌管?”“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是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为了自己的自由,也为了给其他受奴役者打抱不平,他率领群妖与天庭大战,这是一场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抗争,持续了百年之久。虽然期间孙悟空屡败天兵,但由于群妖中只有他一人功力较高,余者都是饭桶,因此终究不是天庭对手,先后有百万妖众战死,且死后“入不得地府,永不能超生,只有聚成这种鸟,万世悲鸣”,下场非常凄惨,而他深爱的家园花果山也被战火摧毁。
  孙悟空终于看清了现实,知道自己实力有限,推翻暴政无望,遂开始后悔之前不该恣意胡为,让天下灵长都长生不死(既然没有能力带他们奔向自由,又何必激怒天庭,最终让百万属下落入永不超生的苦楚境地?)虽然他此时仍旧强烈不满神仙们将地上千万生灵的命运握于手中,却仍然产生了投降之念。
  孙悟空的软弱无骨源于对现实的正确认知,既然无力推翻不合理的体制,自然就只好服软屈膝。他曾经以为“有些事是可以靠力量来改变的,后来才发觉,反抗不过是徒增痛苦,才受封做了神仙”,说白了就是看清了自己的实力还不够,不足以击垮既有的统治体系,失去了信心。他之所以选择投降,有一定的原因是不愿群妖再遭受无谓死伤(投降的条件就是天庭不再进剿群妖),但主要还是出于自私的考量。他告诉紫霞:“现在我只想救我自己”,说明此时的孙悟空已经开始害怕了,担心“如果老孙再斗下去,我想最终有一天我也是一样”,因此在天庭答应不再杀其他妖怪,给了他一个台阶之后,便断然投降。这样虽然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却能够不再被追杀,得到统治者恩赐的有限自由,属于退而求其次的明智做法(“我为什么要作神仙?因为我想,那样至少自己的命运,不用握他人之手……这样便可以没有痛苦了。”)
  于是孙悟空抛弃了曾经一道浴血奋战的部属,自己上天做了“齐天大圣”(当时他觉得他在天上的地位极高,虽无实权,但在级别上与玉帝几乎平起平坐,属于统治高层,也部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将数百万旧部留在了花果山。此时的花果山已然毁于战火,众妖的日子很苦(从阿瑶看到众妖争食血肉,互相残杀看出),这种自私卑劣的行径遭到了紫霞的鄙视(“我曾羡慕你有灵魂,可现在,你却为了当神仙,把它丢了。紫霞冷笑着说。”)紫霞欣赏孙悟空,是因为他有性情,和“无悲无喜”的行尸走肉般的神仙们不同,然而孙悟空的表现却令她非常失望。














三、变节


  被招安之后,孙悟空奉命看守蟠桃园,期间认识了阿瑶和紫霞。他和天庭的众神仙们格格不入,因为他觉得“满天神佛,却都没个灵性……若是有得灵性,也悟不得这个道,成不得这个仙……要升仙成佛,先得无欲无求,俺想那不是如死人一般。”由于天界众人都已达到“无悲无喜”的“神仙境界”,因此少数的几个另类(阿月、天蓬、云化成的阿瑶、紫霞)在相见之后便倍觉亲切,关系日益亲密(紫霞曾梦到她是园中的一只松鼠,这其实是她的前世。当年石猴在夜深时独自在洞里说话,有只松鼠在一颗树上出生,做它的心,帮它思想,与石猴心灵相通,默默交谈,这便是紫霞与孙悟空的前缘。)
  孙悟空在天界混得并不开心,一方面是遭到冷落排挤,二来是天界这种死气沉沉的环境本就与他活跃富含生机的性情不合,三是他之前在强权之下被迫放弃初衷,丢弃了骄傲和自由,向敌人俯首称臣,这令他的内心很痛苦(他曾在蟠桃园中做恶梦,还曾“以头撞树说,这样便可以没有痛苦了”)。在这种情势下,孙悟空选择了醉生梦死,逃避现实,不思考,让自己变得麻木,以这种手段来缓解痛苦。当紫霞做了他昔日的战衣时,他大发雷霆,因为紫霞之举无异于是在戳他的伤疤,他的愤怒举止正是内心的愧疚、不甘和被迫屈膝的郁闷相结合的外在表现。
  孙悟空曾在蟠桃园中梦见“他走到湖边去,水面开始荡漾,映着一个美丽田园,什么东西从水面一闪而过了。石头,你又在那发愣呢?嘻嘻……”(*不知道这个闪过的东西是什么?)
  孙悟空多次和不同的人强调,自己“不是美猴王,是齐天大圣”,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强调自己的地位很高,是与天帝平起平坐的;二是要表明自己已经是天庭的官儿,是神仙中的一员,而不再是连他自己也已经看不起的妖。由此不难看出,孙悟空为人功利现实,在无力推翻既有统治层,从而改变天生就卑下的命运之后,他便马上改弦更张,转而走另一条路——即抛下同伴,投身统治层,试图变成其中的一员。
















四、反叛


  然而天庭肯招降孙悟空,不过是因为他不容易干掉,这才给他一个闲职,图个安静,诸神心中对他这种妖怪打心眼里看不起,且还厌恶排斥,因此开蟠桃会根本不叫他,这激怒了本就心有不甘的孙悟空(“其实我只是想要个合适的位子而已啊,既然你不肯给我……”)他跑去搅黄了蟠桃宴,然后带着王母准备惩罚的阿瑶去了花果山。其实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下界了,之前死了十万妖众时,他感到力不能支,就投降过一次,受封为弼马温,等到发现官小后,大怒复叛。之后连番大战,百万妖众战死,伤亡十倍于前时,他便再次投降,用这百万同袍的尸骨换了一个“齐天大圣”的虚名。由此来看,在孙悟空心里,麾下那些拼死力战的弟兄们,不过就是自己博取更高的功名地位的踏脚石罢了。
  不过此时的孙悟空已经被彻底打服了,虽然大怒下界,却对自己刚才的冲动莽撞非常后悔。他对阿瑶说:“我怎么了,为什么一到那时候我就忍不住?我为什么会说那些话,为什么一动手就把什么都忘了,我以为我已经把自己变的象个神仙了……也许我命中注定当不了神仙,不过……玉帝还不知道这事,也许他还会请我回去,象上几次一样……”反倒是阿瑶很潇洒,觉得被打下凡尘也挺好,至少很自由,很轻松,其超然的态度与孙悟空对官位的眷恋珍视构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就在孙悟空在天庭逍遥做官儿的时候,他昔日的旧部们却正身陷苦难之中。群妖聚集在花果山,苦苦等待着他的归来,欲以他为首再战天庭,不料却遭到了孙悟空的厉声呵斥和驱逐。此时的孙悟空非但再无率众起兵的勇气和念头,整个人都已经蜕变,从当年那个欲推翻神仙邪恶统治的妖王首领,变成了以神仙统治者自居,不肯承认自己是低贱妖怪的小人。正如他所言:“我说散了吧!这是我与天庭的私怨,是神仙之间的事,和你们妖精无关……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不是妖王孙悟空……俺老孙是天生石猴,倒霉却生在妖精群中,你们这些嘴脸,我从小看了就讨厌的,成仙是俺毕生所愿,怎能再和你们妖精为伍,坏了俺的名声!”
  孙悟空将众妖赶走,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他知道不可能打赢天庭,不希望这些妖怪白白丧命,且希望给世间留下追求自由的火种(“孙悟空望着群妖远去,长出了一口气。花果山,什么时候才能重新长出花果来?不过,种子已经撒遍天下了。他又抓了一把地上的黑土,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笑来。”)但更重要的,还是对自己个人利益的考虑。他坚定地与旧日同伴们划清界限,就是要向天庭表明,此次反抗的性质与之前有着本质的不同——此前他是以反抗军首脑的身份,率众挑战统治阶层,意在推翻既有统治;如今却是以一个神仙,一个统治阶层的内部人员的身份,通过抗争来提高社会地位。这样天庭的愤怒便会小得多,也不会像镇压叛乱般全力进剿,也更容易进行妥协,满足自己的要求。
  出于麻醉百姓的意图,吴承恩在将那个叛逆英雄一步步塑造成屈膝奴才时,是让其喜悦地接受了这一事实地,持赞许态度(孙悟空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地位尊崇),而《悟空传》中的态度却远非如此,但也没有像建国后的那些革命小说中一样,塑造出一个坚定不移、不顾生死、一路反抗到底的英雄,而是用浓墨重彩表达出了孙悟空的无奈与妥协、犹豫与困惑、痛苦与屈膝。更为深刻的是,这部书中的孙悟空并非那种虽然屈于现实,但内心却仍然倨傲者,而是投降地更为彻底。他非但投降了统治者,还蜕变得从内心就耻于与旧日同袍为伍,将自己与天庭的矛盾视为上位者之间的内部矛盾,这标志着孙悟空的立场已经从推翻既有统治,变成了承认甚至维护这个统治体系。虽然生活十分乏味,但他却仍然希望能够回返天庭,继续做官儿,只要能稍微提高自己在圈子中的地位即可。这与他第一次叛出天庭时,试图率众推翻天庭的统治是有着本质不同地。
















五、遭擒


  孤身作战毕竟和有数百万下属时不同,自不量力的孙悟空很快便为天兵所擒,阿瑶也被抓回天庭。要说这孙悟空也算是“给脸不要脸,最后被打脸”的典范,既然实力不济,闹不过人家,就憋屈点儿凑合活着算了,还嫌官儿小,不受重视,耍脾气,最终迎来了更加凄惨的结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过孙悟空虽然实力不济,却有一桩过人之处——虽然被整得很惨,但用各种方法都杀不死。观音一语道破了原因:“这是天地造化的灵猴,若心不死时,是杀不死他的。”天庭遂令紫霞出手,要她断绝孙悟空的生望。
  紫霞奉命而至,对孙悟空说:“你已经输了,输了性命,输了一切!你清醒过来吧,死之前,永远记住你的名字!你是孙悟空,妖王孙悟空!你不要再幻想和仙人在一起,因为孙悟空是不能成正果的……你要记住,花果山的天空其实是一片黑暗,在那儿看不见晚霞的!“孙悟空听罢沉默不语,然后“那头颅上的两点光芒开始慢慢的暗淡了下去。最终完全消失了,那残骸完全真正变成了没有生命的躯壳。”孙悟空的死有两个原因,一是爱情的消亡,二是紫霞的话否决了他试图混入统治阶层的野望,两个人生追求尽皆破灭,令其生无可恋,遂殁。
  其实紫霞的话中另有深意,后来她曾说:“我要你记住你是一只猴子,因为你根本不用去学做神仙,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由此不难看出,紫霞所欣赏的孙悟空,是那个有勇气、有理想、敢于反抗天庭的孙悟空,她并不认为妖精就低人一等,反倒觉得比神仙更高贵,一心投靠天庭,试图混迹期间才可耻,因此她才要孙悟空记住自己的名字,不要幻想成正果,并不是要嘲讽他的失败。当然,此时的她也已对孙悟空感到失望,觉得犯不着为了这样一个无骨的家伙付出太多,自身又贪生怕死,因此只敢隐晦地表达这层意思,却不敢明言。孙悟空智商有限,没能听出其中深意,以为紫霞的意思是自己已经彻底失败,基业毁掉,“输了一切”,且不可能成正果,没有前途,自己也不会跟他,因此在气愤伤心之下殒命。
  不过孙悟空毕竟是天生灵物,死翘翘后,凭借着对自由生活的强烈欲望,其骸骨竟然在老君炉的三味真火中重生。此前观音曾判断孙悟空心死后就会消亡,是因为她见识短浅,低估了天生灵石的生命力,心死后消亡的孙悟空照样重生,之后便大闹天宫(“巨响震醒了天宫。有人在心胆俱裂地喊:妖猴复生了,从炼丹炉中复生了!”)重生后的孙悟空功力大进,之前他孤身作战时,很快便被天兵擒获,可此时却能凭藉一己之身纵横来去,所向无敌,这主要是因为他在之前的剧变中失去了大部分的感情和记忆,甚至连紫霞也忘记了,只剩下对毁掉自己家园和幸福生活的天庭的仇恨和对花果山的热爱(“尽情地飞吧,忘记情感才能有这样的力量啊……我不能再向他解释什么,他已经不再记得我,他记忆中只有刻骨仇恨,可他甚至连恨我也不会了。从此世上再没有人想起我,从此世上再没有我了。”)
  由于断绝了大部分感情,此时的孙悟空已然变得功力极高,连如来自己也承认:“他若是心中只有仇恨,再无所求,我的确收服不了他”。但如来毕竟是最高统治者,智深如海,“利用了他心中最后一点爱着的东西”(“他明知花果山已毁,却不肯放弃最后一点希望,是他自己的欲望打败了自己”),诱使孙悟空露出破绽,将其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直到唐僧揭开镇贴,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六、调教


  在唐僧到五行山之前,观音已经和孙悟空谈好了条件,孙悟空答应戴上金箍(他也知道这是佛界用于控制自己的工具),并答允保唐僧去西天取经(“戴上它!你就自由了!观音说,你难道不想出五行山吗?你难道不肯相信吗?再相信一次。”)由此不难看出,在被监禁了五百年后,孙悟空已经老实了许多,不敢再肆意妄为,也对统治层有了畏惧,开始被迫服软、妥协,坚持和骨气均已大不如前了。
  当然,积重难返,在刚被放出来之后,孙悟空还不是很乖,但如来“把束缚种在他心里”,于是他“一想打你就……头痛……我连想想都不行……我连想想都不行吗啊——啊——”唐僧告诉他,“放弃心中欲望,你立刻就安宁了。你要斗争你自己的私心杂念,不要怀疑,永远不要怀疑……能救你的,只有相信。”这正是如来给孙悟空戴上金箍的用意,那其实就是一件刑具,用疼痛来进行严厉的调教,让孙悟空放弃欲望,盲从盲信,不怀疑,不思考,直至被调教成乖奴才、摇尾狗,这样才能不再疼痛。
  和那些初入青楼的妓女一样,孙悟空起初还试图反抗(“不!不!我一定要杀你,杀你们,我……想……我一定要想……我……”),之后便“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记得了。醒来之后我象傻子一样安份与沉默。”再之后则变成“师父,果子采来了。”金箍对孙悟空的调教至此成功,从前的个性、叛逆、尊严、自由等等他曾经执守过的东西,都在刑罚面前变得不值一哂。孙悟空既不能完全释怀,心甘情愿地当奴才,又骨头不硬,畏惧疼痛,受不了折磨,只好选择失忆和变得呆滞,这与常人在压力过大、进退不得的困境下,往往精神崩溃,变成疯子的情况是非常相似地。
  然而本性中的叛逆和对自由的渴望却不那么容易被磨灭。在睡梦中,潜意识常让他放肆胡为(“意识总在每一天的夜里一点点复苏”,猪八戒“的左脸肿了一大块”,沙和尚“拼了几个月的破碗又被打碎了”),展现本性。但只要一清醒,他就又不敢思考质疑,回想过去,恢复记忆,直面现实,于是只好就那么浑浑噩噩地活着(“我永远不知道自己想了什么,我一旦在清醒时思考,就是痛苦的开始。”)
















七、弑师


  最终孙悟空忘掉了过去的一切,不记得自己曾大闹天宫,也不知道自己曾经是妖王,更忘记了紫霞。金箍篡改了他的记忆,让他认为自己“本是花果山一妖猴,因不敬天帝而被天帝罚入五嶽(其实是五行山),关了五百年,后来蒙玉帝开恩,说只要我能完成三件事(保唐僧取经、杀死含美猴王在内的四个妖王,第三件不知道是啥),就赎了我的前罪……五年前刚从五狱山地牢被放出来”。
  但正如猪八戒所言:“观音玉帝在把你当猴耍”。显而易见,鼠肚鸡肠的天庭根本不可能宽恕他的罪孽,只是在欺骗利用他而已,却绝不会留下口实,所以才提出这个让他杀死自己的赎罪条件。事实上,龙王也曾说过:“天庭已有明令,谁也不得帮助那四人”,可见天庭早将这四人全部视为异端,持敌视态度。可笑孙悟空竟然还傻乎乎地认为,只好办好这三件事,就能得到天庭的宽恕,赎清前罪,修成正果,去掉金箍,重获自由,甚至得到天庭的信任与赏拔,进而获得官爵和地位。
  此时的孙悟空已经被调教成为乖顺的奴才,一心想着“多杀几个妖怪,积点功德值好让上天给我把前罪销了,没准还封个土地山神什么的”;而且胆小畏缩,终日活在忧虑恐惧当中。猪八戒说他怕观音怕玉帝怕如来时,孙悟空色厉内荏地大叫我不怕(“满身的尘灰,气息急促,口里还尤自念着:我不怕,我不怕,不怕……")不让八戒继续说。旋即又“惊道”:“莫不是阎王遣鬼来拿我了?”胆小如鼠的丑态尽显无遗。猪八戒遂取笑他:“你声音颤什么?还有,你脸色好白,一副死相!”
  孙悟空的这些猥琐行止,正是他内心惶惑不安,对统治层威权异常惧怕的外在表征。而从“俺老孙从生下来就是个怪胎,长大了是个妖猴,从来就没人正眼看过俺,俺偏要做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瞧瞧”一语亦能看出,此时的孙悟空非但已经毫无叛逆之心,更一心想着要在统治阶层中往上爬,试图靠着替统治层卖命而立下功劳,从此飞黄腾达。
  其实孙悟空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成佛。“孙悟空,我问你,你为什么要成佛?黄袍怪说。因为……佛是没有边界可约束的。孙悟空听见自己的心在回答……你以为你可以带着这个心去成佛么?”显然,孙悟空认为成佛后比较超脱,不再受到边界的约束,这样便能得到自己渴望的自由。但他不知道,西天诸佛也是边界内的生物,他们中有些压根儿就不知道边界的存在,一部分虽然知道,却不敢打破,同样只能憋屈地活着。黄袍怪的质疑则道出了本质,那就是成佛后本就已失去了自由,孙悟空带着追求自由的愿望去成佛,无异于是在缘木求鱼,只会与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
  孙悟空一心保着唐僧去西天取经,好摘掉金箍,封官成佛,但在途中却遭到了众多妖怪的截杀。孙悟空毫不留情地杀死了很多当年的旧部,包括牛魔王这些曾经的兄弟。群妖要杀唐僧的原因是害怕他带着孙悟空到了西天,这样孙悟空就会成佛,成为如来的走狗、爪牙,这样便再也没有一个领袖能够带着他们推翻暴政(“我们不能不杀唐僧……决不能让唐僧到了真正的西天……孙悟空决不可以成佛!那一天,世界上将没有任何希望。”)
  此后故事便发展到了本书一开始的地方。唐僧在黑暗森林中偶遇阿瑶(她被天庭贬到此处受苦,不能离开,终年不见天日),孙悟空去找他时,碰到了这个昔日的朋友,但孙悟空已经忘记了她,于是转身离开。但等到他走出森林后,却发现唐僧已经被击杀,而猪八戒和沙僧都说是他下的手。
  原来在五百年前,共有两个孙悟空自炼丹炉中复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另一个孙悟空却悄悄躲了起来,蛰伏了五百年(“老孙自五百年于炼丹炉里重生就没被抓住过”)。这个孙悟空同样对天庭满怀仇恨,性情也在之前的压迫下变得阴狠疯狂(下面称其为“邪恶孙悟空”),蛰伏了五百年。之前就是他趁着孙悟空不在,打杀了唐僧,嫁祸给孙悟空。在出手前,邪恶孙悟空说“我没杀她”,“她全告诉我了”云云,都是在做戏给负责监视三人的沙僧看(邪恶孙悟空并未失忆,根本不需要阿瑶告知往事),其目的就是要让众人误以为自己就是孙悟空,只是听了阿瑶的话才要弑师,从而令孙悟空百口莫辩。
  邪恶孙悟空之所以要杀唐僧,有两个动机。一是因为对与自己同根同源的孙悟空甘做天庭的奴才而感到不满,觉得连带着丢人,因此要打死唐僧,釜底抽薪。二是邪恶孙悟空一心要毁灭天庭,因此和群妖一样,都不希望唐僧带着孙悟空成功取经,得到所谓的正果,害怕孙悟空成为如来麾下的奴才,自己行事的阻碍(和群妖一样,邪恶孙悟空并不知道唐僧也是和如来作对地,“孙悟空用棒指着唐僧:我既已知你是谁,便不能不杀你。”)而如果将孙悟空逼反,自己便多了一条臂助,因此他才在打死唐僧后“哈哈大笑:孙悟空,你又犯了一桩天条了!”因为他知道,此次孙悟空很难洗清自己,多半会和天庭反目,为自己奸计得售而感到洋洋得意。
















八、对战


  孙悟空一心想要救回唐僧,继续去西天取经,原因有三:一是他认为“头上的紧箍一天不除,我就一天不觉的自由!”而要除去金箍就必须先完成天庭开出的三个条件。二是想成正果,想当官。三是畏惧天庭,怕遭到惩罚。
  于是他先到冥界去寻找唐僧的鬼魂,却因为变得老实了而遭到了小鬼们的嘲笑(“你们听到了吗?他说谢谢!孙悟空居然说谢谢……他现在可是乖得紧啊……看来观世音的主意真的起作用了……他现在就象一只被驯服的狗”),也没能达成目的。而他刚一离开,邪恶孙悟空便现身出来,大开杀戒。
  离开冥界之后,孙悟空又去龙宫借定颜珠,意在保住唐僧的尸体不腐烂。但在此之前,龙王已将珠子给了自己的女儿(即先一步赶来取定颜珠的白龙马),所以拿不出来。孙悟空离开后,邪恶孙悟空又旋即出现,此人心肠极坏极毒(“哼,老孙最恨的就是一片痴心”。“哈!好笑,我孙悟空什么时候可怜过人”),将龙王一棒击杀。
  孙悟空在去地狱和龙宫均无功后,于十年之后来到天宫解释(*不明白为什么过了这么久),在途中遇到了紫霞,但他已经忘记了她。紫霞喜欢的是当年蟠桃园中那个还有部分骨气的孙悟空,对如今这个天庭的乖奴才也同样不感兴趣,就说:“你走吧,我在等一个人”。孙悟空来到凌霄殿解释,但玉帝等人认为他就是连做三恶的凶手,遣兵将捉拿。孙悟空奋起反抗,但因受金箍钳制,渐渐不支(“他不能停下,那意味着失败,屈辱的失败。他宁愿一直战斗到死……脑子里的,只有痛,和最后一点支持他战斗的意识”)。紫霞在远处观战,“她想,我转身的时候,世界上再也没有他了。”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关键,即如今的这个孙悟空,已经不再是五百年前紫霞转身离去前的那个孙悟空了。
  就在此时,紫霞又看到了邪恶孙悟空。此人和孙悟空不同,以妖自居,并不以为耻,也不愿当天庭的官儿。他说:“老孙自五百年于炼丹炉里重生就没被抓住过”,然后便把天捅个大洞。紫霞急了,说:“孙悟空你疯了,这样三界都会有大灾殃!”邪恶孙悟空道:“哈哈哈哈!这样一个破天烂地,烧了罢……火!好大的火啊!”“突然又抱头呜咽起来,火……不要烧,不要烧我的花果山……他好象疯了一般。待他重抬起头来时,紫霞看见孙悟空的眼中被火光映红,神情分外狰狞。”显而易见,邪恶孙悟空的精神状态极不稳定,而且满腔都是破坏的欲望,根本不管他人死活,他对花果山有着很深的感情,对毁掉花果山的天庭满腔仇恨,这次就是来天庭搞破坏,进行报复地。
  这时孙悟空已然被擒,关在天囚塔中,可天庭诸神发现竟然又出来一个孙悟空,尽皆大惊(“你是孙悟空,那外面那个是什么?”)但却并不因为这个确凿的事实就相信孙悟空的无辜,并将其释放。邪恶孙悟空与当年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实力相仿,如来不至,天庭自然无人能敌,遂大闹特闹,诸神无人可阻。迫于无奈之下,菩萨以去掉金箍为筹码,收买孙悟空出手迎敌。孙悟空欣然从命,来到了邪恶孙悟空的面前,邪恶孙悟空打心底瞧不起这个天庭的乖奴才,认为他是“一个早该死了的家伙,丢尽了我们妖精的脸”、“一个喜欢把紧箍儿戴头上的傻冒”,看他的时候脸上带着“冷冷的嘲笑”。
















九、点化


  二人爆发激战,就在孙悟空“正要对假悟空使出全力一击”时,却突然发生了时空转移,他只身来到了六百多年前的灵台方寸山。发生时空转移是因为菩提施了法(这个孙悟空是欲望所化,并非本体,所以能将其移到过去),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弟子被如来驱使,傻乎乎地与邪恶孙悟空同归于尽,遂冒着激怒老师的风险出手,将孙悟空带到了六百多年以前,让他领略自然和生机的美好,找回当年那种纯真质朴的心态,还让他看到当年来拜师的自己,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点醒他,让他恢复记忆,找回自我。
  孙悟空躲在旁边,看着当年的自己向菩提拜师。“猴子抬头道:我有一个梦,我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仙诸神,见我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再无……打住!菩提说,你快走,快走,我却教不了你!我若教得你时,也不用在这变酒壶自耍子”,之后敲了猴子头三下,进庙去了。“孙悟空躲在一边看,只觉得此景何处见过,却又想分明不可能。”(以孙悟空的法力,还不足转换时空,看到这幕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场景,自然觉得不可能。
  猴子跪在庙外,希望自己的诚意能够感动菩提,得获传授。孙悟空则跳进了庙里,却中了菩提的空间法术,跑了七天一无所见(其实他一直在庙里)。这时菩提发声问道:“那你又是从何而生?”意在引孙悟空思考,恢复记忆,结果触发了金箍,孙悟空立时头痛欲裂。菩提叹道:“唉,紧箍咒。观音你够狠……忽而又大声了起来:孙悟空,你要记住,你当年和我说了什么!你说……我要天下再无我战不胜之物!那是孙悟空的声音大声道。菩提心中一喜,化出身来:你醒了么,你醒了么?却见孙悟空仍在地上挣扎,那声音却是来自菩提的身后。菩提一转头,看见了那只猴子,赤着足,围着草叶,满面稚气的猴子。那一刻,菩提眼中晶光转动,百感交集,多少心绪一齐涌上来。但那只是一瞬,他随即又变的冷冷的:你怎么进来的?猴子道:我踢开了门进来的。菩提眼中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之色,不对啊?历史不是这样的。他想。”
  在菩提所经历过的历史上,猴子是不敢踢门而入地,所谓的敲头三记,其实是《西游记》中的情节,意在暗示猴子于三更进庙,这是菩提沿用了自己当年的做法(穿越回去的菩提与六百多年前的菩提在此刻合二为一了)。其实菩提当年已经预料到这个弟子艺业有成后,必然会掀起滔天的波澜,但为了给老师添堵,还是教了他本事,但却不让孙悟空叫他师父,怕将来受株连(金蝉子就揭破了他的用心:“你闯了祸他也好推掉”)。
  然而菩提此次将孙悟空带到过去的行为影响了时空(金蝉子就曾说:“你以为你料到了,其实它却已变了,若知万物运行之法,便知未来是永不可去算知的”),改变了之后发生的历史。在新的历史中,金蝉子来到了方寸山,并撺掇着已经在庙外跪了七天的猴子强硬起来,踢门进庙,这是出于菩提意料之外地,也让菩提惊觉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
  对于收猴子为徒,菩提所持的是一种犹豫的态度,既想给老师添乱,又怕牵连自己。“那白衣人笑道:须菩提,几千年不见,还是喜欢装腔作势作弄人!我可不曾作弄他,是真不敢教他!菩提凑近金蝉道,你难道还会看不出来他未来要做的事?”金蝉子却告诉他,未来是无法算知的,一切都并不确定。菩提一想也是,又禁不住金蝉子的挤兑,就同意了收徒,并给猴子赐名为孙悟空。这时在旁边的孙悟空看到这一幕后,“忽然心中如什么裂开了一般,一道雪亮的光芒照来,象自天而降,又象自心而出,直将他射的通明”,竟然找回了记忆。“须菩提再忍不住,跪下一把将他抱住:你终于想起自己是谁了么?”还解释说:“我正是知你志向,自知指不了你要寻的路,才不肯让你说是我徒弟。”(其实这只不过是次要方面,主要还是担心被这个闯祸精株连)
  孙悟空向菩提求助,让师傅帮自己去掉金箍,菩提却说自己没有这个实力(他毕竟不是如来的对手,未必能够破解老师的法术,而即使能破恐怕也不敢破),但却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这紧箍是将人心思束缚,将欲望的痛苦化为身体的痛苦,你若如诸神佛达到无我之境,自然就不会受紧箍之苦……忘记你自己,放下你的所爱及所恨”,也能不再受金箍之苦,其实就是要孙悟空变成和其他神仙一样的无欲无求的植物人,这样便符合了如来的标准,金箍就不会再收拾他(其实如来给孙悟空套金箍的目的就是要将他改造成这个样子,菩提是劝孙悟空屈从于老师的安排)。但孙悟空“忘不了东海水,忘不了花果山,忘不了西天路,忘不了路上的人”,只好走另一个路——即奉观音之命斩杀邪恶孙悟空。
  但菩提却知这条路根本行不通。“须菩提摇头含悲而笑:这是观音对你说的?可你能够胜吗?不,你胜不了的,结局早已安排好了。还是留在这逍遥之地吧,这儿不是有当年花果山一般的自在安乐?忘了你是谁,忘了西天路。你回去,就逃不出如来观音为你设计的路。”但孙悟空自问走不了另一条路,只好将希望寄托在菩萨能够守诺,放他一马之上。此时的孙悟空还不了解佛祖和天界的狠毒,没有菩提看得透彻,还对诸佛抱有不切实际的天真幻想。
















十、陨落


  孙悟空时空转移之后,天庭再也无人能与邪恶孙悟空抗衡,其遂恣意嚣张纵横,天宫被毁大半,许多宫阙被火焚毁。猪八戒趁乱偷偷去见阿月,结果二人双双被火烧死(真是两个饭桶,身为神仙,居然连点儿火都避不开)。
  孙悟空从菩提处飞回天庭,与邪恶孙悟空重启战端,二人势均力敌。“当两个孙悟空都快用尽最后一点力量的时候,如来出现了。”由此不难看出,如来此人非常睿智阴险,即使实力占优,仍然不会傻乎乎跳出来与人大战,仍然会巧用计谋,力智结合,其不骄不躁、冷静功利的特质委实值得我们学习效法。
  如来对邪恶孙悟空忽悠道:“你不想回花果山么?那猴子眼望天外,流露憧憬之光。可是花果山已经毁了,没有了,没有花果,没有生灵……猴子接着喃喃道,忽然转头怒视着诸神,是你们毁了它,毁了他们!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你们也什么都不会有!啊——!”
  由上面这段话不难看出邪恶孙悟空的想法,他怀念在花果山时自由自在的生活(当然,他的自由自在是奠基在那里其它生灵屈从于其脚下,他能够为所欲为的前提之下地,从本质上看,他与如来其实也并无不同),对毁掉花果山的天庭诸神极为仇恨,既然自己已经没有珍视的东西,再无掣肘,生命的意义自然就只剩下毁了天庭,让诸神变得和他一样惨了,因此紫霞说他是“失去了一切,除了自己什么也没有了的人。”
  邪恶孙悟空自不量力地对如来发起攻击,但此时他的实力已然损耗殆尽,自然远非如来对手,被弹了回去,不过他不肯服输,大叫“我——不——认——输!”这时在一旁的孙悟空卑鄙地出手偷袭,眼看邪恶孙悟空就要被打杀,紫霞看到这个变故惊叫了一声,孙悟空一呆,动作一缓,邪恶孙悟空反应了过来,本可趁机将他打死,却情不自禁地向紫霞伸出了一直握在手里的纱巾,贻误了战机,被缓过神来的孙悟空击毙(“刚才本应拿金箍棒打中他却伸向了紫霞的那只手”)。由此也不难看出,邪恶孙悟空对紫霞的感情比孙悟空更深。
  孙悟空惊魂未定,“摸了摸头上,还好,金箍儿还在。那是证明他是孙悟空的唯一标志。那是胜利者的金冠。可是那个猴子为什么也会剧痛呢?”(*他咋知道人家剧痛呢?)紫霞本来还在犹豫,不知道自己应该希望谁赢,但此时发现邪恶孙悟空对她更为痴迷,且不齿孙悟空做天庭的走狗,便不搭理孙悟空,只是将邪恶孙悟空的尸体抱在怀中。
  利用孙悟空干掉邪恶孙悟空之后,如来露出了阴险无信的嘴脸,说只有死掉的那个孙悟空才是孙悟空,活着的这个孙悟空不过是六耳猕猴所化(“你打死了唐僧,打死了龙王,打死了孙悟空,罪恶滔天,佛有好生之德,你跪下皈依,承认你是六耳猕猴,便随我上灵山修正果去。”)如来的意思是,只要孙悟空配合自己,承认自己不是孙悟空,让全天下都知道孙悟空这个搅乱天庭,影响到统治威信的叛逆已然伏法,被自己消灭,就还能有一条生路,可以去灵山做下属(他之所以给孙悟空留一条生路,有两个原因。一是希望麾下能多一条实力强横的走狗,二是要证明自己能够操控人心,这样才能赢得和金蝉子的赌注。)
  不料孙悟空这回竟出人意料地有骨气,非但没有妥协,反倒挥棒攻击。如来不屑地大笑道:“你战不胜我,因为我无本无根,以空为凭,而你却是欲望化出的实物……笑声中孙悟空忽然发现自己的意识在消失了,他开始模糊……一切幻影都消失了。所有的人都看清了,原来并没有过两个孙悟空。孙悟空死了。也许他从来就没活过来过。当年从炼丹炉中跳出来的,不过是那太强烈了的欲望。”
  孙悟空此次没有在如来的胁迫下服软,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此前之所以那样乖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失了忆,浑浑噩噩地,多耻辱都无所谓。此时已在菩提那儿找回了记忆,有了底线,自然不似之前般容易屈服。另一个原因是,他之前服从天庭的意志,是希望熬到取完经,得到朝廷的谅解,摘掉金箍,重得自由。而此刻如来却要求他改名换姓,永远做自己驾前的走狗,这等于永远也得不到自由了,连名字都保不住,这无疑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孙悟空自然不干。
  其实孙悟空这次本来可以苟且偷生,但他毕竟做人还有底线,也忘不掉自己的理想(变得实力超群,可以肆意横行而不受制约,得到真正的自由)(紫霞就说他是“不肯放弃梦想的人”),因此最终还是没有走如来恩赐的生路。当然,追逐理想是要付出代价地,孙悟空的下场就是身死魂灭,彻底消亡。他在临死前感慨:“可我将忘记所有的事……我……将失去了一切……因为……我不肯放弃!”对自己因不肯放弃追求自由而变得失去一切,似乎也有几分后悔和遗憾。
  当年自炼丹炉中重生的,其实是邪恶孙悟空,他是真正的本体,记忆没有受损,从未戴过金箍,仍然喜欢紫霞、热爱花果山,但心态已与最初的那个孙悟空不同。那个孙悟空比较阳光,始终向往着自由生活,这个孙悟空则满腔仇恨,一心想着毁灭和破坏。从炼丹炉中出来的孙悟空则是由“欲望化出的实物”,是因为对自由的强烈渴望而生,他对花果山也非常热爱。从某种意义来看,这两个孙悟空,其实都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孙悟空了,因此上面的旁白中才会说“孙悟空死了。也许他从来就没活过来过。”)但后面说的“所有的人都看清了,原来并没有过两个孙悟空”,显然是逻辑混乱后的呓语,两个孙悟空当然存在过,只是思想与之前的那个孙悟空不同罢了。而且这两个孙悟空都并非虚幻的精神体,而是都具有物质化的身体(不过孙悟空死后就消散了,没有尸体,邪恶的孙悟空的尸体则在大火中被炼成了石头。)
  当年孙悟空刚死时,“二郎神驾云出了天庭,奉命收拾战场,他忽然愣住了。云头下烧焦的花果山大地上,孙悟空扔下的金箍棒不见了。怎么可能有人将它拿走?除了孙悟空还有谁搬得动它呢?”当时捡走金箍棒的自然是邪恶孙悟空。孙悟空手中的棒子则和他的身体一样,都是欲望化成的实物。
















十一、赌注


  如来与金蝉子之间的本质分歧,就在于如来要当统治者,对世间所有人和事进行安排,要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活。金蝉子虽然已经混成了统治高层,但仍然是被统治的一员,因此对此非常反感。如来搞独裁的理论依据是自己能够完美操控世间的一切,因此由自己充当一切的决策者,能让世界最有秩序,运行最为合理,但金蝉子却认为他不可能实现绝对的控制,于是二人的赌注便聚焦于如来能否操控一切。
  如来曾向太上老君说过自己的部署:“我用紧箍束住他的心中的真与善,只逼出他的恶与仇恨。他对生命只要还报着希望,就不能不与自己的力量争斗,但他不可能战胜自己,到时他就不得不求我为他分出是非,那时,我说孙悟空是如何,便是如何了。但是我还是算不到……他宁愿死,也不肯输。”
  由上段可知,如来的打算是:用金箍将孙悟空心中的恶与仇恨逼出,只剩下真与善(还被金箍所挟制),这样孙悟空就会变得乖顺、不叛逆、易于调教,这样便能将其培养成走狗,做自己手中的刀,以制衡邪恶孙悟空。而由于二人功力相仿,孙悟空不能取胜,就不得不向自己做出更多的妥协。
  (*“不得不求我为他分出是非,那时,我说孙悟空是如何,便是如何了”这句不知道是在说啥)。由此也能看出,邪恶孙悟空自以为高明,在五百年前便脱离了天庭的掌控,躲起来不为人知,其实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他始终都在如来的监视和掌控之中,不过是如来阴谋的一部分,是如来计划中用于逼迫孙悟空做更多让步的工具。
  如来的失算之处在于,他低估了孙悟空对自由的渴望程度,且没想到菩提会暗中下绊子,恢复了孙悟空的记忆,最终导致孙悟空宁死不肯再当奴才,向他挥棒,令他的计划彻底失败。最终他不得不承认,孙悟空“终于还是逃出了我的手掌”,这场赌约至此已经输了。
  之后有一句:“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不知道在说啥?
















十二、尾声


  两个孙悟空均被如来剪除之后,紫霞见孙悟空的尸体渐渐冰冷,不禁万念俱灰,便抱着他走入大火,孙悟空的尸体被烧成石头,被如来扔下界。阿瑶找到了那块石头,将它埋在了一片焦土的花果山,还割开自己的手腕,将血洒落土中,作为初始养料。小白龙也不惜违犯天条,在花果山私降雨水,提供水源。这块石头本身带有灵气,又得二人襄助,遂令花果山这块死地泛出活力。
  五百年后,以灵石为核心长出一颗巨树,周边也重萌生机,花果山一片绿色,有各种生灵,猴子、熊、松鼠几个朋友整日快乐玩耍。一天,金蝉子突然出现,取出石头并将其唤醒(“那人大喊:孙悟空,还不醒来,更待何时?”),此后孙悟空便追随着他去寻找西天。当然,此时他们寻找的“西天”,已经不再是之前如来要他们去取经的大雷音寺,而是指代他们(其实主要是金蝉子,孙悟空对大道的领悟较低,只是个跟班而已)正在探寻的苍茫大道。
















写在最后的话


  花了十几个小时,看了一下名满网络的奇书《悟空传》,感觉没有吹得那么好,但还算得上不错,感染力也还可以。尤其是作者故弄玄虚,写得遮遮掩掩,又有意错乱时间顺序,引发理解障碍,让人看得迷迷糊糊,好像喝了酒一般,读的时候有一种微醺的快感,这其实是这本书最大的优点。
  今何在的文字功夫自然毋庸置疑,空灵而又明快,读起来很舒服;其写作手法也算得上高明,反讽和影射都做得不错,尤其在布局上,成功运用了不少技巧;但由于本书的立意在于表达一些思想,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不惜牺牲了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大大影响了阅读时的快感;值得称道的是,在思想性方面,作者确实表达出了一些东西,而感染力也营造得非常出色,这也是此书尽管故事性奇差,却仍能打动不少人的原因所在。当然,作者在一些地方故弄玄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有意令读者感觉似懂非懂,好让他们觉得神秘敬畏,以增强其对本书的评价——对于这种小心机,笔者不以为然。
  令人失望的是,在一些地方,作者出现了逻辑混乱,前后不着调。比如作者试图将天庭诸神塑造成麻木不仁、无喜无悲的植物人,以此映衬天庭的死气沉沉,从而表征出其统治的不合理。这点起初做得很成功,可后来作者却犯了糊涂,又花费了不少笔墨,深入地刻画了王母的易怒残狠、观音的伪善无耻、巨灵神的猥琐、沙悟净的奴性……而且都反映得活灵活现。麻木呆滞、缺乏感情与谄媚阿谀、功利现实,两种人物样板间构成了明显的逻辑矛盾,可谓自己打自己的脸,实在是失败至极。


  今何在写这部小说的初衷,应该是出于对《西游记》这部满载奴性的作品的不满。其实在看到那个“师徒四人走完过场,顺利抵达西天,分别成佛成圣”的貌似皆大欢喜的结局之后,很少会有读者产生真正的喜悦与满足,而是会遗憾和恍然若失。而大部分人欣赏的,也不是那个老老实实,像小丑一样给佛祖、菩萨、玉帝上演一场“取经”话剧的孙悟空,而是一开始那个无拘无束、满身率性、能够承载我们追逐自由的渴望、肆无忌惮地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归根结底,《西游记》还是一部奴性小说,是为了强化皇权、巩固统治而服务地,书中充斥着特权思想。正如有些读者所感:“有关系的妖怪,无论吃过多少人,祸害有多大,都被佛祖菩萨救走了;没关系的妖怪,哪怕是没有犯过错的杏仙树怪,都被师徒四人打死了。”
  《悟空传》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弱者对强者建立的既有体制不满,却又无力改变,由叛逆到妥协,由妥协到屈膝,最终欲屈膝而不可得,被统治者恣意蹂躏摧残,至死也未能逆天改命的悲剧故事。两个有实力、有追求、有坚持的孙悟空,都因为不及统治者功力深厚、心计出色而倒在了其脚下,只余下一腔不甘和愤恨。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实力和智慧才是关键,坚持勇气、不惧牺牲这些东西说着好听,其实屁用都不顶。实力不济还要耍性格,玩骨气,只会落一个悲惨的收场,倒不如老老实实做顺民,憋屈一点儿,勉强苟活着,也总比被玩死强。
  掩卷而思,突然发现,书中那些我们所同情的人物,竟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凄惨的命运。阿瑶不过是少摘了几个桃,便在黑暗中煎熬万年而不得解脱;月与天蓬只不过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便在痛苦和思念中苦苦挣扎无数年,一见面还被烧死,一生不幸;孙悟空自反抗天庭开始,就深陷苦战和尸骸之间,然后就是五百年的囚禁生涯,刚出来又被金箍折磨得精神失常,刚刚恢复记忆,却又被如来扁得烟消云散;邪恶孙悟空蛰伏五百年,却一朝殒命,毫无所成;金蝉子苦苦思悟,却每每在半途殒命,且两次都花费了长达五百年才缓过气来,之前的积累和修行都化为乌有,被迫不断走重复的路,想达到推翻如来的境界,还不知再需要多长时间,再殒身多少回。归根结底,在那些和统治层不一路的人中,混得还算不错的,也就只有那服软装孙子,远避海外的菩提了。
  而金蝉子虽然取得了赌约的最终胜利,却不能改变太多现状。在孙悟空被诛之后,玉帝和诸神、如来和诸佛照样高高在上,继续其极权统治,一切都未发生改变,只是少了那个曾经激越不屈,试图逆天改命,争得自由的猴子。这个悲催的结局告诉我们,邪恶的统治者并不是每次都会被推翻消灭,善良、正义的一方也未必总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其实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现实中,能够笑到最后的,往往是阴险奸诈的邪恶一方。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善良厚道、不工心计的老实人,又怎能斗得过那些阴鹜虚伪、不择手段的人渣呢?


  以上便是我对《悟空传》的理解,大家看看有没有问题?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0 22:38 , Processed in 1.36426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